近日,一環保組織發布報告稱,全球銷量最大的茶葉品牌“立頓”在中國銷售的紅茶、綠茶、茉莉花茶和鐵觀音袋泡茶,被檢出17種農藥殘留。報告顯示,農藥殘留量雖然符合中國國標,但其中7種未被歐盟批準使用,1種超過歐盟限值,立頓涉嫌在中歐設雙重標準。
在這份名為《2012年“立頓”茶葉農藥調查報告》中,綠茶、茉莉花茶和鐵觀音樣本中均含有至少九種農藥殘留,其中綠茶和鐵觀音樣本中農藥殘留多達13種。
報告同時指出,作為跨國公司的聯合利華,既然有著眼全球的發展戰略就應該有全球一致的更高更嚴格的產品質量標準和追溯體系,但不符合歐盟安全標準的“立頓”產品卻在中國被賣給無數不知情的消費者,顯示出“立頓”對其數量龐大的中國消費者健康和權益的漠視甚至不平等對待。
然而,對此聯合利華方面隨后回應稱:“我們生產的立頓茶系列飲品完全符合中國國家標準中關于農藥殘留的規定,是安全和合格的產品。”
盡管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發表聲明稱,經過嚴格對照國家標準gb26130—2010《食品中百草枯等54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等標準后發現,此次發布的報告中檢測的“立頓”茶樣品全部符合國家標準。然而,聲稱自己“一貫堅持高質量、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立頓”真的就是乖孩子?
2011年8月5日,國家質檢總局下發通知稱,“立頓”鐵觀音袋泡茶產品稀土含量超標,產品不合格,然而,聯合利華卻將檢測結果隱瞞三個月之久,直到當年11月國家質檢總局再次發布公告后,聯合利華才發布相關聲明,回應“已于當月全部回收了該批次產品并已全部銷毀”。
皖南是“立頓”的原茶供應地之一。然而,與在春季采摘鮮葉芽頭制作而成的名茶不一樣的是,當地茶企銷售給聯合利華的粗制茶葉,俗稱為“大路茶”,即夏、秋季采制的茶葉。“聯合利華收購價格偏低,每公斤僅20元左右。”一家仍在向聯合利華供貨的茶企的總經理告訴記者,“圖的是量比較大。”此外,由于聯合利華制作的袋泡茶是“粉碎”之后的茶葉,對鮮葉的嫩度等要求不高。
來源:今日早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