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鴻飛張國威)眼下已經進入春耕生產的關鍵時期,針對今年低溫、干旱、土壤溫度上升速度緩慢,造成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播種期滯后等不利因素,通化市搶前抓早,強化措施,堅決保證農民種上地、種好地、不撂地,全力確保今年糧食生產取得豐收。
為了確保全市種植計劃有效落實,通化市進一步推廣“三推、兩早、一達標”水稻生產技術,建水稻標準化育苗大棚1.9萬棟,其中新建1.4萬棟。全市各地于4月5日開始水稻浸種,4月18日全面結束水稻育苗工作,育苗面積共計1500萬平方米,可滿足155萬畝水田插秧用苗(水稻種植面積145萬畝左右)。目前,部分地區水田已開始翻地。截至4月末,全市水田翻地面積17.9萬畝。預計在5月8日左右水田陸續入水,大面積插秧時間預計在5月25日左右,5月末全面完成水稻插秧工作。
由于今年氣溫低、回暖慢,土壤墑情較差,旱田整地、播種較常年稍晚。4月20日,通化市旱田秸稈已全部清理完畢。旱田機滅茬面積92萬畝,占玉米總面積的33.5%,打壟面積81.5萬畝,占玉米總面積的29.7%,播種面積72.7萬畝,占玉米播種總面積的26.5%。4月25日通化市進入玉米播種高潮期,4月末全面完成玉米播種。
來源:中國吉林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