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12點開始,直到8月1號,南海大部分海域進入休漁期。在海南潭門港,不少近海捕撈的漁船抓緊時間,趕在12點之前回港,出售休漁期前的最后一批漁獲。
解說:休漁前最后一艘滿載漁獲的小船快速駛回碼頭,還沒停穩(wěn),著急的收魚工人就跳到船上去搶魚。從海口和廣東來的漁商貨車在岸上等待。早上7點到9點多的漁港,是這個只有3萬多人的潭門小鎮(zhèn)最熱鬧的地方。在近海做燈光網(wǎng)箱捕魚的郭歡河說,雖然今天打了1萬斤池魚,能小賺2萬多塊,不過近海的魚已經越來越少,長遠來看,還是要到遠海去謀生。
潭門鎮(zhèn)漁民郭歡河:“肯定去的,現(xiàn)在造那個船肯定要去遠洋的,要遠海作業(yè),不遠海作業(yè)抓不了魚的。淺水沒有什么資源抓的啦。(近海)沒有魚的時候要開出去啊,不開出去怎么辦呢一天要有一天的開支啊,像我們大船的話一天晚上的開支起碼是六千到七千塊左右。”
解說:郭歡和的同行吳增業(yè)一回港就忙著指揮工人將魚運去碼頭。打了20多年的魚的他,生意越來越難做。每年休漁期又正是捕魚的好季節(jié)。
潭門鎮(zhèn)漁民吳增業(yè):“近來還有點魚打,但是沒過多久六月七月又禁海,我們漁民的日子就不是那么好過了。南沙我們的船去不了,船太小沒辦法走那個線路。”
解說:休漁期間,只有單層刺網(wǎng)和海釣被允許作業(yè)。不過漁民鐘續(xù)業(yè)就說,除去臺風季節(jié)和冬天,每年也只有一半時間能出海。每天凌晨3點就要出發(fā)到20海里以外撒桿釣魚。這一天,收獲似乎很不好,辛苦了14個小時,只釣到幾十條魚,賣得的一千塊錢,去除成本只有300塊入庫。
潭門鎮(zhèn)漁民鐘續(xù)業(yè):“唉,不滿意,太少魚了,(那明天還去嗎?)明天不去休息了,(為什么)因為沒有魚抓。(打算休息多久)等天氣好一點再去。”
潭門鎮(zhèn)近幾千位的漁民,依賴著這片海生活。但近海已經過度捕撈,有能力的漁民都換上大船開赴遠洋。油價成本高漲,雖然政府有一定的補貼,但如果在遠洋遇到意外,往往得不到任何賠償。因為南海主權的爭議,潭門漁民為生計面臨的風險遠高于其他沿海城鎮(zhèn),所以他們比任何人都更希望,這個海域能盡快得到和平和安寧。(慕蕊)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wǎng)
以上是網(wǎng)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