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以“自斟自飲”為特色的蘇南茶產業如今越來越注重新品開發,開始向品牌化、外向化的方向悄然轉型。
記者近日在蘇南綠茶主產區溧陽舉辦的一個茶葉節上發現,以往以本地客商為主的茶市,迎來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200多個外地客商,其中包括19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客商。組織者介紹,其中七成客商是首次光臨。近幾年名聲雀起的“天目湖白茶”成為外地客商最為青睞的蘇南綠茶新品。
“天目湖白茶”是最新取得品牌效應的蘇南綠茶之一。與西湖龍井、普耳茶、安溪鐵觀音等茶市王者相比,蘇南綠茶雖然歷史悠久,但缺少品牌效應,多以“毛尖”“翠芽”“壽眉”等雜亂的品類名稱行銷本地市場,很少走出域外。近年來,蘇南綠茶正在改變這種自產自銷的普通農產品產銷形態,“洞庭碧螺春”“天目湖白茶““金山翠芽”等茶葉品牌效應逐漸形成。
蘇南綠茶在種植方式和新品開發方面也變化明顯。越來越多的分散化經營的茶農被組織化程度較高的合作社或企業取代,茶葉品種不斷推陳出新,加工工藝新法迭出。“天目湖白茶”就是溧陽科研人員結合當地土壤氣候特點,引種異地“安吉1號”開發出來的新品種,成為近年來受到市場認可的蘇南綠茶新品。
記者注意到,參加溧陽茶葉節的外地客商大多是有到江蘇投資意向的各行各業的客商,蘇南茶產業的品牌化和外向化與本地旅游、科技和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聯系密切,茶產業轉型的主要方向也不象是要參與全國茶葉市場競爭,增大的吆喝聲更多的是追求與各類當地新興產業的融合,讓越來越多的外來消費者接受蘇南的地域茶文化。面積和產量增長有限的蘇南茶園原本就是與地域市場相匹配的,坐商的傳統可能還要延續下去。
來源:新華網江蘇頻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