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在“多寶魚事件”陰影下徘徊了5年之久的煙臺大菱鲆,近來零售價格再躍新臺階,每斤售價突破40元。水漲船高,大菱鲆苗單價3元/尾,較去年上漲近兩倍。去年底,全市大菱鲆養殖面積恢復到100萬平方米,產量突破1.6萬噸,產值超過10億元,基本走出了“多寶魚事件” 的陰影。
“近年來,為推動煙臺大菱鲆海水工廠化養殖走出低谷,我們一直在以生態、優質、高效為目標,不斷優化品種、提升品質、打造品牌。”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科科長王宏亮介紹,為推進大菱鲆養殖健康發展,我市積極推廣循環水養殖設施、節能減排設施等先進技術,黃海水產被列為國家海水鲆鰈魚類遺傳育種中心,參與實施黃渤海區魚類工廠化健康養殖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
以農業部海水魚工廠化循環水節能減排試點示范項目落戶為契機,市海洋與漁業局在全市廣泛組織實施新型漁民培訓和漁業科技入戶工程,大力推廣循環水、液態氧利用等新技術,目前全市約有30%的養殖企業采用了液態氧技術,約有20%采用了循環水技術,促使養殖病害發生率大幅下降。與此同時,將大菱鲆作為養殖魚類中重點監控的對象,加強了對漁業用藥的抽檢和多寶魚品質的檢測。
目前,多寶魚的養殖主要以合作化社生產為主,統一采購苗種、飼料,有效杜絕了養殖過程中違規用藥現象。2011年農業部、省廳和煙臺市共抽檢大菱鲆樣品40份,檢測合格率達到100%,是所有水產品中抽檢合格率最高的。
王宏亮表示,為鞏固大菱鲆養殖產業的復蘇成果,我市重點對大菱鲆良種繁育、工廠化養殖關鍵技術示范推廣、地域品牌推介、龍頭企業培植等進行資金扶持和政策傾斜;建立健全產品追溯、責任追究和質量安全“紅黑榜”等制度。采取“政府引導、協會組織、龍頭帶動、市場運作”的方式,大力宣傳推介“煙臺大菱鲆”品牌,目前“東方海洋”、“蓬萊閣”大菱鲆被評為省名牌水產品。上海市場四家準入大菱鲆產品中煙臺就占了3家。(尋白)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