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市民在渝中區一超市選購豬肉。記者張錦輝攝
近期豬肉價格連續下跌。商務部本月上旬公布的數據顯示,重慶的豬肉價格已回落至18元/公斤以下,比1月下旬下降19.9%;據國家發改委消息,截至5月2日,豬糧比價已經連續4周低于6∶1的盈虧平衡點,生豬生產整體仍處于虧損狀態。記者從多家超市、農貿市場和生豬養殖企業了解到,目前我市豬肉價格幾乎每周都會下降,生豬養殖大戶、企業大都處于“煎熬”階段。
如何有效地預防豬肉價格暴跌暴漲?在肉價持續下跌時,應采取哪些應對措施?記者日前在榮昌縣采訪時發現,該縣在生豬行業采取的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廣大養殖戶的損失。
調整養殖結構
“這時把豬兒賣掉,還不如留著自己吃!”5月13日,當榮昌一農民趕著自家養的豬兒到場鎮上售賣時,卻被市場上的生豬價格“驚呆”了,他在場鎮上逛了幾圈后,索性又把豬兒趕回了家。
留著自己吃,不失為散戶養豬的一條出路。但對于養豬大戶和規模養殖廠來說,低價賣出則是無奈的選擇。由于豬糧比價已經連續數周低于6∶1的盈虧平衡點,在榮昌,不少養殖場開始選擇調整生豬養殖結構,轉而直接賣仔豬。
“仔豬一般養到35至50斤出售,現在每斤仍可賣到十八九元。從目前的行情來看,養生豬不如直接賣仔豬,賣仔豬至少還能小賺一筆。”榮昌縣雙河街道一養殖戶說。
“調整生豬養殖結構可以給養殖戶更多空間,至少能讓他們在市場供大于求時少損失些。”榮昌畜牧局一負責人說。
建立網上市場
豬價連續走跌,榮昌的仔豬為何還能賣到十八九元一斤?
答案就是榮昌建立了較成熟的仔豬網上交易系統。
“縣內常年存欄純種母豬約15萬頭,年產仔豬300余萬頭,出欄肉豬100余萬頭。目前,我們建立了縣、鄉、村三級銷售管理制度,所有的仔豬都要上網拍賣。”榮昌畜牧局這位負責人說,去年10月開始仔豬網上交易以來,幾乎每個交易日都要交易一兩千頭仔豬。今年5月初,榮昌母豬也開始網上交易。
記者在重慶農畜產品交易所網站上看到,5月11日拍賣的榮昌仔豬起拍價為19.4元/斤,僅比4個月前降了一塊多錢,總體來說行情還算不錯。
來源:重慶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