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的豐產豐收,應該給蕉農帶來收入的增加和豐收的喜悅,但是由于價格持續低迷,反而給他們帶來虧本和無奈。市場零售價格卻是香蕉產地價格的4倍,這是由于中間環節增加導致的,如香蕉采摘挑工、包裝技工緊張、運輸費、倉庫、房租和勞務費等普遍上漲。當然,這一切的結果最終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香蕉從田間到消費者
差價近4倍
“報紙電視上都說海南香蕉便宜了,沒想到在這里每斤還要賣4元錢?但來了就得買,無可奈何。”16日上午,市民李小姐買香蕉時不禁嘀咕起來。
近段時間,盡管在海南各市縣的香蕉產地價格有些低迷,但記者在三亞批發和零售市場調查時發現,三亞香蕉并沒有便宜多少。5月16日上午,在三亞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本地香蕉每斤零售價格為4元、皇帝蕉6元、咖啡蕉15元;在第三市場一些水果攤位上,本地香蕉零售價格也有3元/斤、3.5元/斤、4元 /斤的現象。但相比之下,三亞大部分香蕉價格從5月初起地頭最高價0.8元/斤至1.26元/斤,或者普遍徘徊在均價1元左右。也就是說,雖然香蕉產地價格低迷,蕉農賺錢少些,但中間商通過層層包裝、運輸后從中賺錢,香蕉市場零售價高出香蕉產地價3至4倍。
運輸、人工等成本推高價格
面對這樣的質疑,香蕉零售商表示,他們進貨的香蕉也是兩塊多元/斤,除去了各種費用,其實也賺不了多少錢。
如果到產地去購買,那當然便宜多了。記者當天聯系到香蕉種植大戶邢先生,他告訴記者,他在荔枝溝種植基地的香蕉也成熟了,“條蕉”(不包裝)賣出價僅1元/斤,這樣的香蕉可就近運輸、銷售,也可以運到深圳、珠海等城市銷售,因為一天內就可以到達,損失一般不會太大。
記者了解到,收購商收購香蕉后,一般經過3天左右的保鮮、催熟等程序后,再批發給零售商時,價格已上升到2.5元/斤,有的還不止轉手一次,再賣到市民手中時,價格就會達到4元/斤。
來自江西的收購商陳老板告訴記者,現在香蕉包裝費是按件計算,加上運輸成本較高,還有進入市場的各項收費和途中損失,其實,一車運輸香蕉到達目的后,每斤只賺了幾毛錢而已,有時甚至還虧本。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