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社會重要組成部分的企業,也要勇于擔當社會責任。圖為社會民間福利組織贊助的殘障人士加油站。
csr是企業社會責任的簡稱。近年來,作為商業倫理和企業道德范疇的企業社會責任備受推崇,漸成許多企業尤其是知名品牌企業中的顯學。除了捐錢捐物、冠名公益之外,企業該怎樣快速提升自身社會責任和企業道德“資產”?島內一些企業的創意csr行為,頗具借鑒意義。
認養稻米
網購商促農業永續發展
國姓鄉空手道隊,曾經是島內一個教科書式的勵志故事:“9·21”大地震災區,10多個震后遺孤和曾經的無所事事少年,再加上兩名志愿授課的教練,最終卻成了一個屢獲獎牌、聲名大噪的鄉鎮少年空手道隊。參與撰寫這個“劇本”的,除了空手道少年的努力之外,還有臺新金控從2002年開始,一年一個鄉鎮持續推行的關懷臺灣系列活動。
“我的一畝田”認養方案是臺新金控近年來又一個頗具創意的社會公益行動。該方案由臺新金控下屬網絡公司康訊數位具體執行,這個客戶群占據臺灣32%的女性上班族、平均每4.5秒成交一筆網購商品的企業,發現近十年來臺灣稻田種植面積劇減1/3,稻農平均年齡高達62歲,臺灣稻田永續耕作狀況堪憂,遂推出該方案。
通過讓企業和家庭開展插秧、收割等稻田體驗之旅,讓大都不熟悉電腦的稻農,在網絡上講述稻田故事,為臺灣本土稻米貼上了生產履歷,并建造了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網絡平臺。這種創意的csr活動,讓臺灣7個縣市、種植面積超過1500公頃的稻農直接受益,也推動了臺灣農業永續化經營的腳步。
逆向物流
便利店收廢品倡導環保
統一超商是目前島內最大的便利連鎖店之一,截至2010年底,旗下7-eleven便利店達4750家,遍布臺灣25個縣市,市場占有率達51.28%。為推動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統一超商2010年專設了csr委員會,下轄企業倫理、公平交易、環境管理和社區參與四個部會,并規定每兩年定期出版csr報告書。
來源:福建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