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7月1日開始,我國將強制實施新版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與1985年實施的“老國標”相比,“新國標”中對于生活飲用水的檢測指標,從35項增加到了106項。記者從石家莊供水集團獲悉,從2010年開始,省會市民喝的已經是“新國標”自來水了。為了保證水質,石市供水集團還根據省會水質特點,在對水源水和出廠水的日檢測方面,比“新國標”多增7項檢測項目。目前,省會自來水出廠水、管網水合格率為99%以上,高于國家規定的95%的合格率。
關鍵詞:106項指標
據悉,106項指標參考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飲用水水質準則》以及發達國家飲用水標準,由衛生部牽頭,會同建設部、水利部等多部門修訂,于2006年年底完成。此前的《生活飲用水標準》一直使用了21年。在當時,國家明確了強制施行的時間表,新增指標在5年內分段實施,全部指標最遲于2012年7月1日實施。與現在實行的1985年版本相比最明顯的變化是,檢測項目從35項增加到了106項。新標準對砷、鉛、鉻這些重金屬類的指標檢測要求更加嚴格,保證飲水安全。
省會水質檢測項目比“新國標”多7項
石家莊供水集團水質監測中心主任胡長榮告訴記者,從2007年開始,他們開始著手技術改造,投資上千萬元購置了設備,同時,檢測人員要進行培訓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術能力。2009年,檢測中心具備了106項檢測能力;2010年,他們開始按照“新國標”監測水質。目前,已經連續2年,按照“新國標”中水質常規指標及限值、飲用水中消毒劑常規指標及要求、水質非常規指標及限值的規定,過106項檢測關。“省會自來水的日檢測項目比新國標還多了7項。”胡長榮說,針對地表水源水,除了“新國標”規定的9項指標外,還增加了ph值、水溫和錳的三項檢測;針對出廠水,除了ph值、水溫和錳這三項外,還增加了總硬度、氨氮兩項。同時,每周檢測增加了鐵、硝酸鹽兩項檢測項目。自來水出了水廠,經供水管網流向千家萬戶。由于在供水管網內會產生腐蝕、鐵銹類物質,因此還將在主干供水管網內取樣,對總大腸菌群、臭和味等7項指標進行檢測,檢測頻率為每月至少兩次。
自來水出廠水管網水合格率99%以上
來源:長城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