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江,男,48歲,一個普通的農村黨支部書記。多年來,他一直潛心研究農業科學、農作物種植等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水稻種植業的增產增收,努力為村民探索水稻致富的新路子。一、發揮水稻協會作用,打造綠色品牌大慶市林甸縣南崗村是優質稻米主產區,但由于一家一戶分散經營,水稻科技含量低,產量和質量一直上不去,加之個體信息不靈等弊端,導致水稻沒有創造更好的效益。自2000年,胡志江任南崗村黨總支書記以來,他就下定決心要解決這個不良局面,使水稻協會發揮作用。首先,他積極籌措資金5萬元,建立了標準化農業信息室,通過互聯網查詢市場供求,向村民發布農業信息;其次,從刊物上看到了水稻“三超”技術可以增產增收的消息后,他親自到東北農大求助著名的水稻專家金學泳教授,金教授被他的誠心打動,不但傳授他水稻“三超”技術,而且還答應他為南崗村做技術指導,并把南崗村建成東北農大水稻研究基地。水稻“三超”技術在南崗村推廣后,使每畝稻田增收近百元,且節約成本50元,全村6000畝水稻年增收近70萬元。有了水稻“三超”技術增產增收的基礎,怎樣打造品牌,形成特色又成了他探索的另一個課題。今年,他又組織協會成立了以民兵連長、團書記、婦代會主任等16人主要負責人的各種分工組織,負責為村民引進新品種、購買化肥、農藥和聯系大米的包裝銷售工作,并組織引進了細選1號、長粒香、富士光及黑、紫、紅、香、粘等新品種,重點打造出了鶴鳴湖、七彩珍珠等幾項綠色品牌,通過信息網與齊市、大慶、天津、武漢、秦皇島等7個省、市簽訂了銷售合同,每公斤大米可多賣0.1元錢,年可為農戶增收25萬元,為村民的增產增收創造了新途徑。二、組建稻米專業合作社,為農戶致富探索新路子為提升米質,提高米價,改革原有稻米加工機器設備,改變產量低、米質差的狀況,鞏固原有品牌,打造新的綠色品牌,今年胡志江又多方奔走,積極籌措資金,在取得縣農委和縣聯社的支持下,組建成立了南崗村稻米專業合作社。共籌資117萬元,在原來240平方米生產廠房的基礎上,又新建了350平方米的稻米加工廠房,明年將購買新設備,建設日加工精潔米70噸的大型加工設備生產線一套,年產量達到1萬噸的能力,還將購進加工五彩米的精制機器一套。正式投產后,可拉動水稻基地7,500畝,不但本村種植水稻的460戶可全部入社,而且還能吸收周邊村屯的水稻種植戶入社。現在本村入社農戶已達300戶,按每公斤增加0.20元計算,年產7,000噸可增加收入140萬元。按5/5分成,社員可年增加收入70萬元,而合作社本身也可收入70萬元,用于加強本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益基金的費用,使專業合作社成為村民致富的又一新路子。不斷探索水稻致富的新路子,不斷打造新的綠色品牌是胡志江一貫堅持的工作追求。通過實際,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他必將成為農戶的忠實服務者、探索者。 來源:大慶北綠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