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400畝都掛果,一季的產量可以達到50萬斤,那時候市民就能吃上便宜的藍莓,還有各種深加工產品。”5月11日,在包河區大圩藍莓種植園,管理人員方正告訴記者。被稱為“黃金漿果”的藍莓兩三年前進入合肥市場,雖因營養價值高而被人所熟知,但普通市民對其高昂的價格只能望洋興嘆。記者走進合肥市唯一的藍莓種植基地,對這種神秘水果種植、流通等環節一探究竟。
6萬斤地產藍莓已上市
“我們是合肥唯一一個藍莓種植園,總共有400畝藍莓,2009年開始種的。這里只有30畝,其余的在附近。早熟的藍莓從現在就開始上市了,一直到8月才下市。”旌德來的藍莓園管理人員方正告訴記者。目前,400畝藍莓掛果的只有50畝,按每畝240棵樹,每棵樹5斤計算,今年的產量是6萬斤。
在方正的引導下,記者生平第一次見到藍莓樹:土地上鋪就的一層黑薄膜,上面就是已有一米多高的藍莓樹,一株大約十個主桿,上面掛滿了紫色和青色的小果子,每顆大約25克,形狀就像櫻桃(如圖)。記者納悶:為什么藍莓果的顏色會不一樣呢?方正給予了解答:“一株上的藍莓葉不是一次性成熟,相隔會有一個星期。所以,你會看到粉紅色、紫藍色、青色的果子。”據稱,目前中國的藍莓主要產地在東北,合肥從2009年開始種植后,只能算是一步步摸索。“現在是適應期,品質上還沒法判定,但根據葡萄的經驗來說,這里產的藍莓也應該很好。我們也不時在請日本、美國的專家來指導。”方正道。
可別小看這小小藍莓樹,打理起來可費事了。“藍莓樹要控制在1.8米以下,一個主桿一般要只留8根枝條,而且根據樹的承受,一棵樹的產量也要控制在6到10斤,都是為了給足它們空間,這樣結出的果子味道才更好。”方正告訴記者,喂給藍莓樹的肥料都是專車從東北運過來的馬糞、羊糞,每到秋冬季節還要修剪,這個季節要安裝防鳥網。“鳥也知道藍莓的營養價值高,偷吃得厲害,不裝防鳥網,就被吃光了。”方正笑稱。
全部掛果后市民享口福
來源:合肥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