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萊陽,風和日麗、機器轟鳴。隨著“鐵牛”歡樂地穿梭在梨鄉田野上,一片片平整的田地盡收眼底,農機來回穿梭著,大地上便留下了一排排白茫茫的薄膜“海洋”。在春播的季節里,山東省萊陽大地“萬臺農機”鬧春耕正如火如荼進行著。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農機技術人員笑臉洋溢,手扶拖拉機、深松機、播種機輪番上陣,人歡機騰奏響著一曲曲和諧的樂章。
“機械化耕種就是好,省時省力方便實惠,讓農民嘗到了很大的甜頭。”說到春耕農機發揮的作用,村民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是農機把我們從艱辛中解放了出來,要不然,我這把年紀哪里還有能力種花生啊。”團旺村的老丁大爺說道。他說,機器種得快,趁著雨后播種正合適。他表示,要將花生生產全程機械化進行到底。
的確,機械替代耕牛大大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效率、縮減農時、科學種植已成農民共識。近年來,為穩步提升花生耕種的機械化水平,進一步加快聯合收獲技術的全面運用,該局強抓在該市實施的農業部“花生機械化收獲示范縣”項目和省農機局在該市實施的“花生機械化收獲試驗示范”項目的機遇,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推廣培訓為基礎,以社會化服務為依托,以購置補貼政策為支撐,大力推進花生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今年市委市政府以團旺為中心,建設了萬畝花生示范基地,力爭花生成為該市的又一支柱產業,該局抓住良機,以典型引路,積極推進花生機械化種植,提高花生的農機化作業水平。
據了解,該市今年春耕生產期間共投入各種農機萬余臺(套)。目前,春播正緊張進行中,花生進入播種好時機。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