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炒菜用了十幾年的味精,結果孫子說要改用雞精,原因是“味精是化學合成物質,不僅沒什么營養,常吃還會對身體有害。而雞精是雞肉做的,香一些。”味精和雞精到底是啥關系?家住漢陽區的劉婆婆感到很“糾結”。
昨日,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專家回復,雞精其實是一種具有雞肉風味的復合鮮味劑,主要成分還是味精,不過成分中加入了增味劑核苷酸、鹽,另外可能有少量的雞肉骨料提取的物質、色素,所以,鮮味更強烈一些。
專家介紹,在實際生活中,選擇味精還是選擇雞精,主要看烹飪對象和每個人的口味和要求。
如魚、肉等食物,可以直接選擇味精增鮮,特別是瘦肉食品,只需要加一點味精就可以達到效果,這時加雞精可能會有損本身食物的特殊風味。但如果烹飪的食物風味不太明顯,如餡類、湯類的食物,則可以考慮使用雞精提鮮。
市民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味精在溫度超過130℃中會轉變成焦谷氨酸鈉,有一定的毒性。因此,烹飪高溫食品時,要制作完成后才加入味精,另外嬰幼兒和處于哺乳期的女性不宜多吃味精。(記者邵瀾)
來源:武漢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