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供水水質監測中心主任邵益生接受專訪時表示,按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評價,自來水廠出廠水質達標率為83%。城鎮供水總體安全,近年來水質不斷提高。
而專家指出,目前國內能夠有能力完成新標準106項指標全檢測的自來水廠寥寥無幾。目前我國的供水水質測定都是以水廠的出水水質為主,而入戶水龍頭的水質狀況卻無從知曉。各地的核心水質檢測中心絕大多數在人事關系和經費來源上隸屬于當地自來水公司,水質檢測數據的可信度不足。
近日,“全國普查自來水合格率僅50%”的消息,讓城市供水安全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5月10日,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技術副總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供水水質監測中心主任邵益生接受專訪時表示,2011年,監測中心會同有關單位組織國家認可的專業水質檢測機構,對占全國城市公共供水能力80%的自來水廠出廠水進行了抽樣檢測。按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評價,自來水廠出廠水質達標率為83%。
“我國城鎮供水總體安全,近年來水質不斷提高。”邵益生表示。
達標率從58.2%提高到83%
今年7月1日起,2006年有關部門重新修訂頒發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將全面實施。新標準將原有35項水質指標大幅度增加到106項,指標限值也越加嚴格,總體上與發達國家的水質標準接軌。
據邵益生介紹,在這樣一個高標準的要求下,2008年、2009年,住建部城市供水水質監測中心組織對全國4457個城鎮自來水廠進行了普查。按新標準評價,當時自來水廠出廠水質達標率與標準要求還有相當差距,其中城市自來水廠出廠水質達標率為58.2%,且明顯好于縣城和建制鎮。這是水源污染導致的自來水廠取用的原水水質下降、原有供水設施工藝落后和投入不足等因素導致的。
200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國家水專項有關專家編制并發布了《城鎮供水設施改造技術指南》,各地針對自來水達標問題,采取升級改造水廠和管網、強化運行管理、更換水源等措施,積極應對新標準的全面實施。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