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廚具網
    手機版    二維碼   標簽云  廚具企業大全

探訪茄子的漲價路:田間到餐桌1元變2.5元

2024-05-02 13:52:32 來源: 作者/編輯:小編 瀏覽次數:8794 手機訪問 使用手機“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4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7.0%,帶動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約2.2個百分點。其中,鮮菜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 27.8%,位于所有食品類漲幅榜首。而據青島市蔬菜副食品辦公室4月份發布的青島市“菜籃子”市場情況顯示,“4月份,本市蔬菜、豬肉市場上市量小幅增加,價格呈季節性回落。但由于地產菜生產尚未進入旺季,加之生產、運輸等成本上升,與去年同期相比,蔬菜批發、零售均價分別上漲20%、32%。”

5月13日、14日,記者走訪了青州、壽光等地的蔬菜種植區以及部分批發市場,從田間地頭開始追起,幫您看看蔬菜從菜農的 “菜園子”到市民的“菜籃子”,價格是如何一步步漲上來的。記者走訪中發現,一斤茄子在地頭的收購價是1元,一路到農貿市場時已漲到2.5元,每斤長豆角則由4元變成了6元。盡管漲幅不小,但菜農、批發商、菜販子卻都表示“沒賺到多少錢”。

青州菜農 6000棵茄子一年毛收入六七萬

小村莊茄子日交易量達50萬斤

5月14日,記者跟隨一輛蔬菜運輸車來到青州市的茄子種植基地——青州市鄭母鎮營子村。在這個村子 ,98%以上的農戶以種植茄子為主。現在是茄子大量上市的季節,每天有接近50萬斤的茄子從這里銷往全國各地。

5月14日早上 6點多,記者乘坐的配菜車到了營子村。剛從主干道上下來,放眼望去,路邊的農田里都是大片的塑料膜覆蓋著的大棚,白花花一片,在相鄰的兩個棚之間,還有一條狹窄的小路。盡管天還早,但是不少大棚的前面都停放著一輛三輪車或小型貨車,偶爾能看見一兩位菜農,他們扛著滿滿一大袋茄子走出大棚,將菜放到車上。 “我們配菜基本上是不同的季節到不同的地方,像現在,青島市場上的長茄子基本上都是從青州這邊進的,所以到這邊來拿菜的就很多。”同行的配菜車司機趙師傅告訴記者。

“你別看這個村子不大,這里可是青州主要的茄子生產基地。”營子村一處蔬菜代購點的負責人王飛跟記者說,“就拿我們這個蔬菜代購點來說,現在正好是茄子上市的季節,每天的蔬菜交易量就在10萬斤左右,而且像這種代購點,在我們村有5個,全村一天的交易量就得將近50萬斤,很多從青島、煙臺、威海、齊齊哈爾來的配菜車都到我們這里來拿菜。”

長茄收購價并不高,每斤1元

14日上午7點,記者搭乘的配菜車駛入村里的蔬菜代購點。代購點對面就是大片的搭建著大棚的農田,一眼望去看不到邊。記者隨意走進一個大棚,菜農趙國立正在忙碌著摘茄子 ,甚至沒有注意到記者走了進來。

大棚里有一層薄薄的霧氣,為了讓茄子的植株長得直立,每棵茄子的頂端都用細繩固定,然后綁到穿過大棚的一根鐵絲上。大棚里的茄株上開著淡紫色的花,下面還掛著細細長長的茄子。老趙拿著袋子從大棚的一頭走到另一頭,不到10分鐘就是滿滿當當的一袋子,然后他另拿一個袋子繼續摘。

老趙告訴記者,早上摘的茄子賣相最好,而且來村里配菜的車很多到上午10點就得走,“為了趕早拉到市場上去賣掉,我們得早起來摘,早晨飯都沒顧上吃。”半小時之后,老趙的三輪車上就裝滿了,剩下的幾袋實在放不下,就塞到了駕駛室的后座上,然后老趙拿繩子將袋子簡單攬了一下,就把車啟動向村里的代購點駛去。

“來了?今天挺早啊。”三輪車穿過村里的一條小道再一拐,就來到村北的一大塊空地上,一個帶著筆和本子的中年男人跟老趙打著招呼??盏睾竺孢€有幾個大棚子,里面停放著幾輛配菜的大貨車。老趙將車開上空地西側的一個電子磅秤上,下來之后往前看了一眼。坐在一邊的中年男人在本子上記了一個數字,然后說了句: “今天不少,1900斤。”老趙跟記者解釋了一下,記者才明白:拉菜的菜農將自己的車開到地上的電子磅秤上,先稱出整車重量,把菜卸下之后再把車過一次磅,減去車的重量就是蔬菜總重了。“我經常來,車多重早就記下了,這樣看看總重就能算出今天拉了1900斤茄子。”老趙告訴記者。

記者在現場也了解了一下目前市場上蔬菜的收購價格。代購點的王飛告訴記者,現在長茄收購價格是1元一斤,相比起4月份的收購價格已經降了不少,“4月初茄子剛上市,量不大,茄子的收購價格曾經到了每斤2.3元,不過到現在茄子的量上去了,收購價就降了,現在是每斤1元。別的蔬菜量相對少,像長豆角的收購價格每斤在 3.8元到4元之間,而辣椒的收購價格則在每斤1.8元、1.9元左右。”

4畝茄子一年毛收入約6萬元

“1900斤,那就是1900元錢啊,這幾個月每天都可以摘茄子賣,連續摘上幾個月,那你就賺大了。”在開車回去的路上,記者跟老趙開玩笑說。

“唉,就今天多點,平常也就是一天1200多斤,到7月中下旬,這些茄子就不結果了,得拔掉重新種。”老趙一邊開車一邊說,但能看出來,老趙也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在老趙的大棚里,記者追問起老趙一年能賺多少錢,老趙撥弄著旁邊的一株茄子想了一會兒:“平均算下來,一棵茄子,一年能掙11~12元。”記者簡單算了一下,按照老趙的說法,一個棚里大概有 3000棵茄子,老趙共有兩個大棚,也就是6000棵茄子,按照每棵茄子賺11~12元計算,那他一年的收入在66000元到72000元之間。

“現在種地的成本太高了,光蓋大棚的保溫膜一年就得六七千元,兩個就是 1.4萬元,從4月12日開始,每隔7~10天就得澆一次水。我們這澆水都用電,一年光水電得一千多元。澆水的時候都得施一次肥,一袋化肥現在要240 元,一年下來也得五六千元。”趙國立嘆著氣說,“這還不算買種子和平常運輸用的油錢,還有農忙時候的人工費。這兩年人工費價格也漲了,這些成本加起來也得有一兩萬元錢呢,別看這兩個月每天都賺一千多元錢,最后刨去成本真沒剩下多少。”

而記者在代購點采訪時,也遇到了前來賣茄子的菜農劉師傅。他家里種了四畝茄子,問起他每年的收入,他拍著記者的手,一字一頓地說:“我四畝茄子一年的毛收入也就是6萬元錢左右。”6萬元聽上去數目不小,對于一個農民來說收入也算是挺可觀了。

種大棚茄子是個苦差事,一個人根本忙活不過來,老劉跟老伴兩個人幾乎每天都得泡在里面,農忙的時候還得再雇人幫忙。如果按兩人一年毛收入是6萬元,平均到每個人的收入只有3萬元。老劉告訴記者,大棚茄子一年到頭都得看著。“秋天的時候種上新茄子,冬天溫度得看好,要是凍著就完了。像我們一般也就快過年那兩天能休息休息,平常每天都得過來看看,要是忙起來的話更累了,沒白沒黑的。”老劉說。即使按照這個毛收入來算,平均到趙國立和他的老伴身上,每人每個月只能賺2500元,這還沒有計算其中的人工、運輸成本。“知道我們種菜不容易了吧?”這是在地頭采訪時,農戶跟記者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雇人干活,最高每人每天230元

無論是菜農趙國立還是老劉,在談到種菜不易的時候,都不約而同地說到了人工費用的飛漲。前兩年人工費還不到一百元錢的小村子,今年人工費最低標準就漲到了每天160元,最高的甚至漲到了每人230元一天。“我們村里的茄子種植戶今年大部分都選用這個品種,它的產量很高,但是也有個缺點就是枝杈太多,最多隔十天就得雇人來幫茄子掰杈,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菜農趙國立跟記者說,“自己掰太慢,那點肥料就全讓枝杈給吃了,所以還必須雇人。但是這個成本太高了,真是雇不起了。而且由于人少,這么高的報酬還不好雇人。”

而家里種了四畝地的劉師傅更是頭疼,每次需要掰杈的時候,他除了要跟老伴不停地忙活之外,還要再雇三個人。“一天就按每人 160元算,三個人就是480元,一個月至少三回吧,有時候需要四回,這樣一個月最少就得1440元錢。從4月到7月一直都不能停,你看這成本得多少。前兩年一個人一天才60元,現在一個月要多拿近一千元。誰受得了?現在種菜,是越來越難了。”劉師傅嘆著氣說。

批發市場 從地頭到餐桌,12項成本層層加價

每天剩下三四噸菜賣不完很正常

蔬菜從田間到市區農貿市場,批發商是其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其中最復雜、最累的一個環節。許多市民認為,現在蔬菜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就是批發商從中賺取的利潤太多。記者這次全程跟蹤蔬菜批發環節,了解了批發商的成本和利潤空間,采訪之后發現,相對于農民和小商販來說,批發商每天收入的確不錯,但他們也面對著更高的成本和更大的風險。“就光今年四月,我知道的,已經有三四家批發商因為販蒜薹賠倒了,損失慘重。”配菜車司機徐師傅跟記者說。

5月13日晚上11點多,記者來到撫順路批發市場,跟外面冷清的街道相比,這里顯得熱鬧非凡:轟隆隆的汽車聲,商販們的討價還價聲,有不斷拉著車的年輕小伙子大聲地喊著“借過借過”一路小跑而去,這景象看起來更像是一條繁華的商業街。“這里就是這樣,跟外面完全相反,白天沒什么人,就晚上熱鬧。”來批發蔬菜的商販李師傅告訴記者。

來自安徽的王天芳已經在撫順路批發市場做了近20年,早就習慣了這種黑白顛倒的生活。14日 0點30分,她就來到批發市場,準備點貨、賣貨。工人扛著大筐的茄子過地秤,她則拿著本子記錄著每次稱重的結果,身后的車上還有十幾筐子的茄子、辣椒、豆角等蔬菜。每個客戶要完菜之后,王天芳都會拿著簽字筆在袋子上寫上客戶的配菜品種和車牌,然后就會過來兩個推著車的年輕小伙將菜搬上車。“外面來買菜的車都不讓進批發市場,但是販子拿菜的量又很大,我們就得有專門的裝卸工給他們送到車上,這樣菜販不用費勁搬了。”王天芳跟記者說。

“今天茄子多少錢了?”一個商販走到王天芳的攤位前問。“一塊五。”王天芳回答,手里還拿起一個茄子,“你看今天的茄子多好,來點吧?”

“怎么漲錢了,昨天不還一塊四嗎?”“收購價也漲了,那我們得跟著漲啊。”王天芳說。又解釋了半天,商販要了200斤茄子走了。

14日凌晨1點多,王天芳開始叫工人將車上剩下的菜都卸下來,然后叫來配菜車的司機郭師傅,準備再到青州 、淄博去拉菜。“這些剩下的當天能賣完嗎?”看到擺放在地上的幾十筐蔬菜,記者有些好奇。

“我們這就沒有賣完的時候,每天剩下個三四噸菜很正常,這就得到第二天再賣,不過那時候價格低一些、甚至得賠錢賣了。”王天芳跟記者說。

為了能夠全程了解蔬菜批發的成本,14日凌晨一點半,記者也坐上了遠赴青州 、臨淄運菜的配菜車,開始了蔬菜基地之旅。

環節多成本高,菜價一點點漲上去

5月14日,在高速公路上奔波了近三個小時之后,記者跟隨配菜車司機郭師傅來到青州一處蔬菜代購點,現場已經有不少的菜農開著農用三輪車拉來茄子、豆角等蔬菜。過完秤之后就拉到棚里卸下,再由專門的人進行統一的裝箱、包裝。記者在現場發現,負責裝箱的大都是五六十歲的老人,年紀雖然大了但是手腳卻很麻利。他們先在紙箱里放上一個大保鮮袋,然后將茄子按順序理好裝箱,有些箱子里還要放上一個綠色瓶子。記者了解之后才知道,這些瓶子里裝的都是冰塊。“這些茄子是往南方運的,那邊溫度高而且在路上的時間也長,所以就得加上冰,要不到了那邊,茄子的賣相就不好看了。”一位正在往筐子里裝茄子的阿姨告訴記者。

“搞蔬菜批發成本很高,光在代購點的裝車,每斤的成本就得增加近一毛錢。”蘇大姐專門在青州代購點負責為撫順路批發市場收菜、配菜,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裝箱要雇人,現在的行情裝一箱7毛錢,平均每斤就得增加2分錢;加上6毛錢一個的紙箱,平均下來是2分錢左右;再加上保鮮袋,平均到每斤也得1分錢;在代購點這里配菜,他們還得抽成,這邊都是按照一斤菜抽兩分錢來算,這就將近7分錢了。這邊還得雇裝卸工,他們的工錢比裝箱工人高多了,平均下來一斤菜也得3分錢,這樣一算,光把配菜裝上車,每斤菜的成本上就增加了1毛錢。”

記者也算了一下,蔬菜從代購點到撫順路批發市場,加價的環節真不少,包括代購點的收菜工人、裝箱工人、箱子和保鮮袋、裝車工人、蔬菜代購點的抽成、運費(其中包括高速公路的單程通行費、汽油費、司機的報酬)、進入批發市場所繳的稅、攤位費以及送菜工人等,細算下來約有12項成本,這些成為菜價升高的推手。

拉7.5噸菜有時能賺五六百

14日下午1點多,其他的菜開始運到代購點,除了茄子、豆角和尖椒之外,還有蕓豆、茭瓜、小冬瓜等其他蔬菜。蘇大姐在一邊做著統計:茄子4200斤,尖椒2100斤,豆角600斤……

“把這些裝上還不夠,我們還得到臨淄進一些。”司機郭師傅跟記者說,“我這個車一次能拉11噸菜,這里就茄子夠了,別的菜還不夠,得到其他地方補充。”下午4點,青州代購點配的菜全部裝上車之后,郭師傅又開著車來到臨淄,配了些茭瓜、蕓豆等蔬菜,一直到14日晚上11點,配菜車才回到青島撫順路批發市場。這一趟下來,車上各種蔬菜一共配了14800斤,接近7.5噸。然而王天芳卻告訴記者,這7.5噸蔬菜刨去成本,能賺五六百就不錯了,“主要是每天的成本實在太大了。”

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批發市場雇了5個裝卸工,每個人一天的工資加上午飯要170元,五個人就得850元;進入批發市場需要繳稅,每斤0.035元,14800斤就是518元,加上每天150元的攤位費,還有配菜車到青州、臨淄配一次菜運費要1300元;而在青州的配菜點,還雇了三個人到地頭去收菜,三個人的吃住加工資一天就得600元,而在代購點裝箱和裝車的人工費分別需要220元和240元。同時,代購點還得每斤最低抽取2分錢做代購費,這些也得要296元,這樣算下來,一天的成本就得4000多元。

王天芳告訴記者,按照這樣算下來,平均每斤至少要賺0.28元,拉的一車菜才能收回成本,但是這個卻并沒有那么容易。以當天的茄子來說,收購價是1元一斤,而當天撫順路批發市場上茄子的平均批發價格是1.25元一斤,王天芳批發的價格則是1.4元一斤,有些老客戶還要再降5分錢。“就算理想地都按照1.4元一斤成交,每天的菜還要剩下不少,這些剩下的菜第二天再賣的話,就只能降價甚至是賠錢賣。比如當天的蕓豆批發可以是每斤 2.1元,但是到第二天再賣的話肯定賣不過鮮貨,就只能賣2元或1.9元。”

王天芳說,“我們做批發就得靠薄利多銷,你別看現在菜價漲這么高,中間這些人工費用什么的漲價,我們也得漲,這兩年還不如前兩年好做呢。實話說,拉一車菜能賺個五六百塊錢就知足了。”

風險太大

有批發商一車菜就賠掉一萬元

在采訪中,不止一位批發商跟記者提起蔬菜批發面臨的高風險,有時候一車菜賠1萬元也是正常的。“我們這行風險太大,收購菜的價格跟批發價格根本沒有太大關系。”來自膠州的蔬菜批發商趙磊跟記者說,“有時候,市場上的菜量少,滿足不了市場需求,那你就可以把價格提高點。像去年的時候進了幾十斤香菜,收購的時候是5元錢一斤,但是當時市場上就只有兩家有香菜,而且都只有幾十斤。那時候就把批發價提到25元錢一斤,也不愁香菜賣不出去。不過,這種情況很少會出現,現在運輸都很方便,一般各類菜都會進上一些。”

與之相反的是,同類菜大量進入市場的情況卻經常出現,王天芳自己就曾經歷過一車菜賠上1萬元的情況。“去年夏天的時候,我從河北進了一車大白菜,沒想到那兩天市場上的大白菜量太大了,青島本地市場根本消耗不了,最后也沒賣掉,那次賠得比較慘,將近一萬元打了水漂。”王天芳跟記者說。

而就在今年的4月份,在撫順路批發市場因為批發蒜薹賠慘了的批發商就有三四家。“今年蒜薹的批發價格不穩定,有時候今天還是這個價格,第二天一下就變了。那幾天就是有好幾家因為批發蒜薹賠了,有三四家賠得挺慘的,直接不做了,這在批發市場也是常事。”配菜車司機郭師傅告訴記者.

(孫祥輝)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

 
本條標題:探訪茄子的漲價路:田間到餐桌1元變2.5元
本條信息網址:
文本助手 資訊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閱讀關鍵詞
  • 手機瀏覽本文

    手機應用中掃描本文二維碼,即可瀏覽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網絡中。

  • 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華廚具網微信公眾號,實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版權/免責聲明:
一、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各類版權問題請聯系及時刪除。
二、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三、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華廚具網

0相關評論
今日熱點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
熱門頻道
關閉廣告
合作伙伴:
中華廚具網 魯ICP備2021046805號         魯公網安備 37162502000363號 (c)2018-2025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有風險 加盟需謹慎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国产高潮国产高潮久久久91 |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 久久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久久亚洲AV成人出白浆无码国产| 国产一级持黄大片99久久|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 国产高潮国产高潮久久久|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中文字幕|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综合狠狠|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网站| 久久久久香蕉视频| 超级碰久久免费公开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久久成人精品| 国产AV影片久久久久久|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 91久久国产视频|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V|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精品午夜久久福利大片|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 |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无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天堂| 精品一二三区久久aaa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