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是畜牧業大省。全省擁有105家省級以上的畜牧龍頭企業,其中,國家級畜牧龍頭企業占全省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30%,上市企業占全省農業上市企業總數的50%;全省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畜牧龍頭企業2家,10億—100億元的企業6家。今年1至4月,省級以上畜牧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10億元,實現利稅14億元,出口創匯5400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8%、25%、20%;帶動農民50萬戶,帶動農民增收10億元。
盡管“筋強”、“骨健”,但江西還不是畜牧業強省。與發達省市相比,我省畜產品精深加工的能力和水平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產品附加值還不高。
轉變發展方式,做大“四化”“蛋糕”
我省要成為畜牧業強省,必須加快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破解產出率和利用率低等難題。
畜牧業發展方式怎么轉?江西銀河杜仲公司的實踐是:創品牌、擴規模,強競爭。他們研發的“格林米特”生豬,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全國首個綠色活體生豬,投入數千萬元擴大養殖規模,興建屠宰加工線,年養殖、加工規模達3萬多頭。每公斤“格林米特”綠色豬肉售價高出普通豬肉2.5倍,產品供不應求。
把目光投向全省,可以清楚地看到,各地紛紛把“轉”的重點放在走“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品牌化”“四化”新路上。高安裕豐農牧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做大肉牛產業,他們投資2500萬元,在江西、湖北和湖南建立肉牛養殖基地,形成了牧草種植、肉牛育肥、母牛繁育等一體的產業鏈條,成為全省最大的肉牛育肥企業。
省畜牧獸醫局局長黃峰巖介紹,全省一批大型龍頭企業圍繞畜禽清潔生產和標準化示范創建這兩大重點轉型,為推動畜牧業產業化經營升級固本強基。正邦、正大、溫氏等大型龍頭企業通過建立養豬基地,年生豬出欄400多萬頭,提高了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去年,全省豬禽規模養殖比重分別達85%、74%,其中規模養豬比重高出全國19個百分點。全省開展糞污治理改造的規模養豬場達3000多家,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無害化處理率達72%,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5%,分別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5個百分點。
來源:中國肉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