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兩年中,不僅生姜、綠豆等農副產品接連經歷著價格的暴漲暴跌,部分水果產品也沒能逃離同樣的命運。2010年10月,蘋果剛剛上市,便以每斤5元的高價亮相市場,此后半年內其價格更是逐步走高,并在2011年2月登上歷史高位。盡管目前蘋果價格已回歸正常水平,但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今年蘋果秋季集中上市時,價格或將還有小幅上漲空間。
走勢:3個月內批發價從6元跌至2元
記者查閱天津多家批發市場記錄數據了解到,2010年上半年,蘋果批發價格穩定在每斤2.5元~3元;即使在當年清明節的祭掃高峰,蘋果批發價格也不過每斤4元;但就在當年蘋果集中上市的10月下旬至11月份,蘋果批發價格卻逆勢走高,一舉突破每斤5元。
進入2011年后,蘋果批發價格漲勢依舊,在2011年2月份,更是以每斤6元的價格達到最高點,零售價格也以每斤7元~7.5元使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但進入當年3月份后,蘋果價格開始跳水,并回落至每斤4元的正常水平;2011年春季到來,大量應季新鮮水果上市搶占市場,部分囤積蘋果的商販集中銷售,導致其價格大幅回落,在2011年5月,批發價降到每斤2元,成為全年價格最低點;隨后,蘋果價格維持穩定,到今年上半年,其批發價格始終保持在2.5元~3元/斤的正常水平。
水果商:行情最好時單日營業額超4萬元
2009年由做蔬菜生意轉行賣水果的許先生,在入行這兩年,就趕上了蘋果價格的變臉。他說:當年聽同鄉說,賣蘋果不容易賠錢,因為蘋果的量、價都很穩當,不會說變就變,也不容易壞。剛開始一年多的時間,許先生的經營確實穩當,既不用天天進貨,也不用擔心蘋果壓壞了、受熱了。
但就是2010年10月份,新蘋果下來了,但收購價不降反漲,一下子達到每斤4元的價位,當時許先生就猶豫,我真怕這么貴賣不出去砸手里,所以每次就進1000斤~2000斤,賣個兩三天再去進一次,免得壓在手里。
來源:每日新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