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大力推進優質水稻產業,今年以來,石嘴山市積極示范推廣水稻大棚工廠化育秧技術和寧粳43號等優質品種,增加投入和育秧、購置插秧機補貼,實行優質優價的訂單生產,形成了政府推動、農機唱戲、大力發展優質稻產業的良好局面。據統計,全市種植水稻15萬畝,其中種植寧粳43號、寧粳28、96d10等優質品種達到10萬畝,占水稻種植面積的67%以上,機插秧面積3萬畝,優質水稻機械插秧率明顯提高。今年石嘴山市水稻生產呈現出“新亮點”:
一是政府推動,增加投入。4月17號,市領導調研平羅縣農業工作時強調,水稻是平羅縣種植的主要農作物,要加大扶持力度,擴大優質水稻種植面積和機插秧面積,大力發展高端品牌農業。了解到平羅縣水稻插秧機少,不能滿足插秧需要,當即協調有關部門,從市農業產業化資金支持100萬元,用于發展優質水稻產業。平羅縣采取集中采購、農機購置補貼傾斜、農機租賃作業公司經營的措施,100萬元加上農機購置補貼專項資金40萬元,集中購置水稻插秧機50臺,全部投放給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作業公司和育秧大戶,應用到優質水稻機插秧生產。同時,平羅縣投入100萬元,對應用機械插秧技術的農戶每畝補助插秧費40元,育秧大棚每個補助10000元,對育秧戶每畝補助1500元,有力地推動了優質水稻的發展。
二是水稻大棚工廠化育秧示范效果明顯。建立機械化育秧點8個,實現機械化育秧面積460畝,其中新建工廠化育秧大棚70棟,面積80畝。由于大棚建造標準高,有力的抗御了暴雨、大風等災害性天氣,培育的秧苗素質高,機插秧漏插率明顯降低,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三是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創建水稻優質高產示范園區,創新農技推廣新機制。依托金瑞豐、三農、寧田等農民合作組織,建設集中連片面積300畝以上示范園區20個,建設自治區級示范園區1個,集中連片面積2000畝。
四是服務到位,新技術、新機具給力。為了搞好機插秧工作,今年投入高速插秧機達到130余臺,農機部門組織技術人員20人,實行跟機作業,做好技術指導,及時解決出現技術問題,確保機具正常作業,完成機插秧3萬畝,為水稻豐產豐收打下基礎。
來源:石嘴山市農牧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