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威海市海洋捕撈總產量84.5萬噸,同比下降1.3%;海洋捕撈總產值72.8億元,同比增長2.6%。
2011年,我市海洋捕撈總產量84.5萬噸,捕撈總產值72.8億元。其中,遠洋與近海捕撈總產量分別為10萬噸和74.5萬噸,總產值分別為13.9億元和58.9億元。綜合2007年至2011年統計數據,威海市海洋捕撈產量平穩,2011年為五年內最低。
雖然捕撈產量較去年有所降低,但海洋捕撈總產值增長了2.6%。據介紹,2011年,威海市共組織開展了西南大西洋(11.45-0.02- 0.17%)魷魚釣、東南太平洋(7.85-0.06-0.76%)魷魚釣等8個遠洋漁業項目,成功開辟新漁場,在山東省率先開展印尼拖網項目。
近海捕撈方面,2011年,威海市近海捕撈產量和產值較2010年均有所下降,主要捕撈品種為鳀魚、鲅魚、帶魚、鯧魚、小黃花魚、鷹爪蝦、海蜇、蝦蛄和鮐魚等。綜合2001年至2011年統計數據顯示,威海市近海捕撈產量及產值無較大變動,總體呈下降趨勢。受近岸生態環境及近海漁業資源等因素影響,與 2000年相比,威海市近海漁業資源單船年可捕量下降38%,跟蹤回捕結果表明,可捕生物品種未達到歷史最高回捕量的十分之一。資源衰退現象明顯,近海捕撈壓力較大。(海風)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