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其
多年來牛氣沖天的國內高端白酒價格終于“退燒”,飛天茅臺酒市場價最近大跌500元以上,其他白酒大跌一兩百元的也不少見。專家表示,本次酒價下挫與目前處于銷售淡季有關,但直接因素是中央明確表態公款禁購高檔煙酒,治理“三公”經費,不妨先拿天價白酒開刀(5月29日《京華時報》)。
對于公務接待與高檔酒市場之間的密切關系,社會上一直有很多議論。有人說公務接待是高檔酒價格一路高漲的幕后推手,有人說高檔酒助長了公務接待的奢靡之風,兩種意見糾結不下。今年3月26日,國務院召開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禁止用公款購買香煙、高檔酒和禮品。3月27日,釀酒業以2.18%的跌幅領銜a股,兩大名酒貴州茅臺[227.881.06%股吧研報]、五糧液[32.650.71%股吧研報]分別下跌6.37%和6.5%,茅臺市值一天之內縮水142億元。
從廉政工作會議次日白酒市場條件反射式的直接反應,到會議之后兩個月間高端白酒市場的整體反應,都為我們認識公務接待與高檔酒市場之間的關系提供了一個再清楚不過的視角———無論從邏輯還是從現實看,都是先有公務接待的大量需求,然后才有高檔酒市場的擴大供應,正因為公務接待已經成為高檔酒最主要的消費市場,有關公務接待政策的一點兒風吹草動,便會在高檔酒市場引起軒然大波。
高檔酒消費在公務接待中占有什么樣的分量?了解公務接待內情的官員想必對此最有發言權。今年初,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在深圳市五屆政協三次會議上說,“一瓶茅臺酒那么貴,如果不是公款消費,絕不會有那個價———公款吃喝,確實擾亂市場經濟!”湖南省紀委一名官員所作的調研證實,公務宴請中酒類價格普遍很高,在大多數公務宴請中,僅僅控制高檔白酒消費,就可以節約40%的費用。國務院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作出規定,禁止用公款購買高檔酒,目的之一是厲行節約、反腐倡廉;目的之二,也是要斬斷公務接待與高檔酒之間的不正常關系,使高檔酒消費逐漸轉為正常的市場行為。
來源:法制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