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晚是東海伏季休漁前的最后一個晚上,“最后一網”魚貨也因此老早就被批發商們牢牢“盯緊”。還沒到半夜12點就已經被一搶而空了。
休漁季來了,不少愛吃海鮮的市民也開始擔心:未來三個半月吃啥呢?業內人士稱,休漁期間并不缺魚,庫存凍品、養殖水產品、外來魚貨將成為寧波水產品供應的三條主要渠道。
現場見聞
400噸新到魚貨很快就被一搶而空
昨天晚上7點鐘,記者來到江東水產批發市場。這里是寧波最大的水產批發市場,整個寧波80%左右的魚貨都來自這里。盡管還未到開秤時間(每天晚上9點),整個市場已經開始活躍起來了。
一輛輛滿載“最后一網”新鮮魚貨的大貨車陸陸續續地開進市場,來自零售市場和各大餐館的批發商陸續趕來,經營戶們在各自的攤位上忙著卸貨、盤點、分揀。拖魚的、稱重的、算錢的,各忙各的;討價還價聲、吆喝聲,此起彼伏。
專做鯧魚生意的經營戶彭永昨天運來了3500多斤鯧魚,下午5點鐘就開始出攤了。“我做了10多年的鯧魚生意了,每年的休漁前一天來"搶貨"的人都特別多,所以每年這個時候都得多備些貨,像今天,我就多運了近1000斤的鯧魚,最小的條重也有0.5斤。”
不過盡管彭永準備充分,他的鯧魚似乎還是填不飽前來“搶貨”的批發戶們的胃口。到晚上7點30分的時候,彭永的攤位上就只剩下了1000斤左右的鯧魚。“我出攤的時候就已經有老客戶等著了,往常只要100多斤貨的那些老客戶,今天一口氣就要了300多斤。”
比起彭永那些早到的老客戶,一些稍稍晚到的批發商,有不少連往日的貨量都“搶”不到了。從慈溪過來的批發商羅萬榮就是個例子。記者看到他的時候,他剛從一群圍在一輛小型貨車后車門的人中擠出來。
“都在"搶"帶魚呢,我今天傍晚6點半趕到市場,有點晚了,只拿到120斤帶魚。往常一般都能拿到300斤左右。”不過讓羅萬榮稍感欣慰的是,辛苦“搶”到的這120斤帶魚條重都在1斤以上,品相還算不錯。
據江東水產批發市場總經理戎永敢介紹,昨晚到貨的“最后一網”魚貨總量約400噸,是最近幾天到貨總量最多的一天,其中來自象山、奉化、寧海以及舟山等地的東海魚貨占了70%左右。根據昨晚該市場反饋的消息,這“最后一網”400噸魚貨還沒到半夜12點就已經被一搶而空了。而在往常,該市場一般要等到次日凌晨3點左右,才基本結束魚貨交易。
后市應對
凍品、養殖水產、外來魚貨將撐場面
未來三個半月,盡管寧波市民很難吃到新鮮的東海魚貨,但整個休漁期期間并不缺魚。“東海伏季休漁制度已經實行十幾年,無論是普通市民還是從事水產經營的商家,對休漁期都有了很好的適應。許多水產品養殖、加工和銷售企業很早就開始為休漁期做準備。”戎永敢稱。
那么,未來的這三個月,對于愛吃海鮮的寧波市民來說,餐桌主角將由誰來充當呢?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今年休漁期期間,庫存凍品、養殖水產品、外來魚貨將成為寧波水產品供應的三條主要渠道。
首當其沖的就是庫存凍品和養殖水產品。隨著冷藏技術的提高,冷凍魚貨的保鮮度已經不遜色于新鮮魚貨。江東水產批發市場的經營戶們已提前儲藏了大量的本地海貨,總量在6000噸左右。因此市場供應不成問題。
養殖水產品也風生水起。據戎永敢介紹,目前整個寧波市的南美白對蝦產量在1000噸以上,包括寧海、象山、奉化、余姚、慈溪等地都有養殖基地分布。養殖梭子蟹的產量也在1000噸以上。此外,寧波人愛吃的小黃魚,目前養殖產量也大幅增加。
同時,南海、黃海和渤海等地的休漁期結束時間均早于東海。其中,南海休漁期從5月16日開始至8月1日結束;黃海和渤海休漁期從6月1日開始至9月1日結束。這也就意味著,最早從8月份開始,從南海新鮮捕撈的魚貨又將開始出現在寧波市民的餐桌上了。
此外,產自東海的淡菜、貝類、蝦-等近海時令海鮮并不受休漁影響。從6月份開始,來自福建的淡菜將開始供應寧波市場;而味美肉肥的舟山嵊泗淡菜也將在7 月份開始大量上市,日供應量最少在30噸以上。寧波江東水產批發市場還從國際市場組織了三文魚、金槍魚、鱈魚、大馬哈魚,以及東南亞各國的鯧魚、帶魚等 “洋水產”入市。
記者昨晚在水產市場走訪注意到,這里的進口水產品交易區雖然相對冷清,但已經有不少經營戶在為休漁期進口水產品的旺銷作準備,不少經營戶還專門添置了新的保鮮柜。“再過幾天,這里的生意會急轉直上。”戎永敢介紹,當前,市場來自世界各地的進口凍魚貨儲備總量為2000 多噸,市民休漁期消費綽綽有余,價格也不會有大的波動。
(王勇)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