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全國農業科技教育工作會議上部署了今年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要力抓的八件實事。其中包括重點實驗室建設、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優勢區種子基地建設、推廣農業防災減災穩產增產關鍵技術、開展糧棉油糖高產創建和“菜籃子”標準化生產創建、落實“一個銜接、兩個覆蓋”、農技推廣服務特崗計劃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
推進農業科技創新關鍵之年
“高效農業是國家繁榮的基礎,應當鼓勵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今年是落實中央部署、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一年。”韓長賦表示,今年要實施全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條件建設規劃,加強基礎條件建設和科技資源共建共享,建立一體化布局的農業實驗室體系。
1月13日印發的《全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2011—2015)》提出了“十二五”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指標:到2015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大于55%,農村實用人才總量達到1300萬人。
2月1日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即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了農業科技的定位——我國已到了必須更加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歷史新階段。
“每年的一號文件都強調農業科技進步,并提出具體的鼓勵措施。”黨國英指出,特別是2007年一號文件提出了“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的意見,形成了促進農業科技進步的總的指導思想。
2008年的啟動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加快實施種子工程和畜禽水產良種工程。2009年的主要農作物強雜交優勢技術研發重大項目。 2010年的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創建。今年的一號文件提出了農業科技創新的方向——面向產業需求,著力突破農業重大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切實解決科技與經濟脫節問題。
“加快建設1萬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示范基地,集成示范150項農業輕簡實用技術,培訓好10萬名基層骨干農技人員。”韓長賦指出,今后將打破部門區域學科界限,統籌布局科研力量,促進農業科研與產業發展有效對接。
落實基層農技人員待遇水平
韓長賦在會上表示,今后要推動落實基層農技人員工資傾斜和績效工資政策,提高待遇水平。
《全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2011—2015)》明確了農業科技的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地位,強調要加強基礎性、前沿性、公益性重大農業科學技術研究。
“普遍健全鄉鎮或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等公共服務機構,明確公益性定位,根據產業發展實際設立公共服務崗位。”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鄉鎮農技人員工資待遇要與當地事業單位的平均收入相銜接。
“這給廣大農業科技人員吃了定心丸。”黨國英認為,當前來看,耕地等資源的約束進一步加劇,依靠大量消耗資源的傳統生產方式推進農業發展已難以為繼,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必須依靠農業現代化。
在黨國英看來,目前我國農業科技總體水平還不高,農技推廣服務還不足,專業化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相對滯后。而“農技推廣服務特崗計劃”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試點”兩件實事將彌補基層農技人員不足的問題。
韓長賦表示,將引導和鼓勵高校涉農專業畢業生到鄉鎮農業公共服務機構工作,同時今年將先行試點對種養大戶、科技示范戶等農民新型生產經營主體進行重點扶持。(笑卉)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