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夏糧收獲的大忙時節。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近日表示,如果不發生大的自然災害,夏糧將繼續增產,并且有望超過歷史最高水平。“增產”“超越”已成為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糧食生產的關鍵詞。十年間,我國糧食生產不僅實現了半個世紀以來的首次“八連增”,而且首次站上了11000億斤的新臺階。
從2004年糧食恢復增產,到2007年提前達到“十一五”制訂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1萬億斤的目標;從糧食產量連年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到 2011年我國糧食總產達到11424億斤、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創紀錄的852斤,我國糧食產量不斷邁上新臺階成為農業農村經濟中最突出的亮點。
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著眼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加強“三農”工作,更加重視糧食生產,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促進糧食生產恢復發展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糧食安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要把發展糧食生產放在現代農業建設的首位。中央連續八年發布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都明確提出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國家實行了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對產糧大縣進行獎勵補助;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四補貼”資金由2004年的145億元擴大到2011年的1406億元。
正是由于這些重大舉措,我國糧食實現連續8年增產,連續5年總產穩定在10000億斤以上。自2004年以來,8年全國累計增產2810億斤,年均增產350億斤,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增產幅度最大的時期。8年單產提高55.6公斤,年均提高7公斤,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單產提高最快的時期之一。“八連增” 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亮點,為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迎真)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