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蒜價格漲跌中,金鄉逐步認識到,如果大蒜產業加工能力和水平上去了,足以抵消增產降價減產漲價的影響。
目前,金鄉大蒜加工企業700多家,相當一部分屬于手工作坊,具有精深加工能力和品牌影響力的很少。金鄉大蒜產業面臨的難題是大蒜加工業如何走向高端。
為此,金鄉正在推廣有機大蒜,希望在種植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擴大有機蒜面積。同時,金鄉鼓勵加工企業向精深高端進軍。
這幾年大蒜價格起起落落,有的企業把握不準規律,被各種行情“架”著走,總也做不大;有的企業卻走得很穩,“對價格不那么敏感”,每一次漲跌都能變成不同的機遇,連帶著蒜農一起受益。金鄉縣成功果蔬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價格漲跌中成長的企業。
在金鄉大蒜加工行業,成功果蔬公司算是一匹“黑馬”。對“黑馬”的成功之道,董事長王翠英說秘訣就是技術加品牌。技術是什么?“就是別人不敢投入、做不到的時候,你敢投入、敢擁有。”王翠英說,成功果蔬2006年起步的時候和別人一樣做蒜片、蒜醬等產品,慢慢地她覺得不能總跟著別人走,“傳統產品要搞深加工、做高端才能走得更遠”。王翠英發現國外市場有一種“黑蒜”價格好、不多見,于是想方設法引進合作,并結合國內消費市場開發出“黑蒜”系列產品。
“黑蒜”向市場推出后,給王翠英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普通大蒜的加工利潤在8%至15%,黑蒜至少30%以上。“加工一噸普通大蒜最多賣萬把塊,黑蒜一噸賣10萬元。”王翠英說,高利潤增強了成功果蔬公司的抗風險能力,也使公司有能力更好地幫助蒜農。去年大蒜價格低,很多企業不敢收大蒜,王翠英繼續收購。“收多了,現在還有剩下的蒜片,不過這些蒜片今年倒賺錢了。”王翠英還較早地預見到今年大蒜可能減產,早早地做好了收購準備。5月份一開秤就以每斤1.05元、1.2元、1.6元的價格收了一批,“有眼力才好賺錢”。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