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離天最近的勞作者,恐怕很難想象,在人口稠密的大都市,人們怎樣來感知自然的氣息。”熱播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最后一集有這么一句開場白,而壓軸登場的北京市民張貴春家的空中菜園,為這句話做了最好詮釋。“空中菜園”,在如今的衢城并不是一個新鮮詞。自家樓頂開辟一塊菜地,在都市里當菜農,漸漸成為一種別樣的時尚。衢城一些市民屋頂的菜園子,不亞于張貴春的空中菜園。
“空中菜園”漸流行
下班回家,家住市區的藍先生尋思好晚飯的菜單:清炒菊花菜、青椒炒肉片、番茄雞蛋湯。走到17樓的屋頂,藍先生菜園里番茄、茄子、辣椒、空心菜、黃瓜、莧菜……十幾種時令蔬菜應有盡有,長勢良好;一旁還搭了一個小型雞舍,養的幾只貴妃雞下了5個雞蛋。
“我這菜園可是一個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藍先生告訴記者,菜園修有3個蓄水池,澆灌蔬菜全憑收集的雨水;蓄水池內養魚,雞舍內養雞鴨,魚糞和雞鴨糞當肥料,種菜幾乎不需要化肥。藍先生的菜園面積不大,只有二十多平方米,但菜品十分豐富。“每個季節我都會種植十幾種時令蔬菜,只要搭配好,每一塊土壤都能利用到位。”
“今年幾乎沒到菜場買過菜呢。”談起屋頂種菜的好處,藍先生第一感受是菜籃子“拎”得不沉,“吃的菜還特新鮮”。此外,他種的菜幾乎不用農藥化肥,環保又健康,“送給鄰居朋友,他們都特別高興”。
對于藍先生這樣的菜園主來說,種菜更是一種樂趣。“我很多朋友,有條件的,都利用屋頂、露臺種起了菜,小區里種菜的人也越來越多。”的確,從藍先生家的屋頂看出去,小區里屋頂上種菜的人還真不少。“你看屋頂上有了綠色,是不是更美了?”藍先生說,種菜給鋼筋水泥的樓頂鋪上了一層遮擋酷暑的“綠毯”,小區看去更美麗,也讓他享受到了生活樂趣。
屋頂種菜要注意防水
柯城區蔬菜推廣技術中心負責人何潤云說,屋頂種菜有很多好處,種的菜也比較好打理。因為樓層高,通風、透氣,所以蔬菜的病蟲害相對少,只需要采用物理手段就可以除蟲;而樓層高,光照充足,蔬菜會長得更好。
此外,“空中菜園”增加了城市的綠化,還能隔熱降溫。炎熱的夏季,屋里更清涼,減少人們使用空調的時間,低碳環保。
不過,屋頂種菜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何潤云提醒,屋頂一定要做好防水才能種菜。“至少要做兩道防水。”何潤云說,在屋頂種菜,種菜品種也要搭配好,才能事半功倍。“當然,屋頂種菜一定要和鄰居協商好,不能影響鄰居。”
來源:衢州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