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價與天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天氣開始熱起來,本地蔬菜供應量增加,一度高高在上的菜價終于開始“低頭”,與20天前相比,莖果類蔬菜降了一至三成。業內人士預計,“1元菜”將回歸菜籃子。
批發價降幅明顯
昨日早晨六點多,市區東風路蔬菜批發市場,忙碌了一夜的菜販仍未歇下,十多輛貨車停靠在交易區,花菜、茭白、蘿卜、土豆等蔬菜一袋袋堆得像小山。記者走訪蔬菜批發攤點了解到,當日黃瓜每斤批發價為1元,而5月10日為1.6元,20天降了0.6元;圓白蘿卜批發價為每斤1.6元,較20天前降了0.2元;尖青椒1.2元,比5月10日的價格低了0.9元。刀豆的價格降幅較為明顯,從5月初的每斤批發價3元降至目前的每斤1.5元,降幅達一半。
“確實比之前便宜,可選擇的品種也多了。”騎著三輪車來買菜的張先生說,他承包了市區一家單位食堂,當天準備將食堂幾個吃了很長時間的菜品換一下,免費例湯大白菜燒豆腐換成番茄蛋湯,新增加了毛豆米燒豆腐。
張先生說,前段時間菜價較高,身兼采購員的他買菜都感到難以下手,“毛豆角原先要6元一斤,番茄要3元一斤,現在毛豆4元一斤,番茄2.3元,價格降了,食堂也準備換些花樣,改善下職工伙食。”
“1元菜”將回歸菜籃子
蔬菜降價的實惠最終反應在餐桌上,對降價感受最直接的是蔬菜批發商。
市場內多年經營蔬菜生意的周三告訴記者,每年夏季是本地菜最多的時候,目前市場上的本地菜占六七成,要比冬季多出三成,本地菜多了,外地進入的蔬菜不得不自降身價,降價幅度較大的有番茄、黃瓜、絲瓜等莖果類蔬菜,葉菜類如青菜、芹菜降價幅度不如莖果類明顯,主要是因為天氣熱了,葉菜不如瓜果類好長。即便如此,由于人工、運輸成本的增加,當前的菜價是高于去年同期的。
東風路蔬菜批發市場負責人夏永芝說,往年春節后,菜價會逐漸下降,今年的菜價一直居高不下,這主要是由于前期氣溫遲遲不能回暖,我市的蔬菜供應大多來自外地,加上交通運輸費等推高了菜價。目前菜價回落的拐點已至,隨著本地菜大量面市,供應量逐步增加,菜價仍將繼續下行,屆時消失的“1元菜”將陸續回歸市民的菜籃子。不過,等到酷暑季節來臨,菜價又會有小幅攀升。
近期,外地蔬菜價格也出現回落勢頭。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5月份以來全國蔬菜價格下降明顯。與4月底相比,目前21種監測蔬菜全國日平均價格降幅已經超過10%。分品種看,近七成監測蔬菜價格下降,西紅柿、四季豆、黃瓜、茄子、苦瓜的下降尤為明顯,降幅在20%—30%之間。另外,前期價格大幅上漲的大白菜、白蘿卜等蔬菜價格,近日也有不同程度回落。但值得關注的是一周以來全國大蒜價格快速上漲,漲幅已經超過10%。
來源:中國江蘇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