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能否套藥袋,國家尚無規定
果農稱:很少有人用藥袋了
蘋果套袋的前世今生
青島農業大學教授劉成連說,蘋果套袋在我們國家是一個傳統栽培技術,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就有蘋果套袋了。上世紀60年代,日本研制了雙層紙袋,主要有三個作用:一是解決紅色蘋果的著色問題;第二能夠保證食品安全,果實套袋之后,生長過程與農藥直接接觸少,能夠減少農藥殘留;第三是為了防止食心蟲。上世紀90年代,蘋果種植面積逐步擴大,首先在膠東地區大面積使用果袋,全國范圍內開始推廣。“在現階段,為了保證蘋果健康生長,還沒有一項措施,能夠代替果實套袋。”劉成連介紹。
“藥袋的興起是近幾年的事情。”棲霞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稱,個別果農使用藥物套袋,所用藥袋是將農藥稀釋后,利用改進的果袋機滾動涂抹在果袋內袋上。
棲霞市不少果農稱,總覺得使用了這種藥袋后能減少農藥使用次數,長出來的蘋果品相好,其他則和普通紙袋沒啥區別。
“果樹套藥袋到底有沒有作用,我們也一直沒有研究過。”山東省農業廳果茶技術指導站相關負責人稱,感覺效果并不大,不提倡果農使用藥袋。
棲霞市農業局和山東省農業廳相關部門負責人也稱,藥袋能否使用問題,現在國家也沒有規定。
煙臺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稱,由于藥物果袋國家一直沒有一個相應標準和明確的要求,盡管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能證明藥物果袋存在安全隱患。但由于藥袋生產不規范,本著對產業發展和人民生命健康負責的態度,煙臺市明確禁止了藥袋的生產經營和使用。
“效果不見得好,政府也不讓用”
根據媒體報道,從5月下旬至6月上旬,有記者多次驅車沿s304省道調查,從棲霞市到招遠市百余公里沿線,抽查的13個區域近60個果園發現使用藥袋的情況。為了解情況,山東省農業廳也派出調查組,對之前媒體報道的省道周邊果園繼續調查,并現場進行了采集藥袋樣本。記者一路跟隨發現,在探訪的 18處果園發現了4處少量使用藥袋的情況。
同時,另外兩路記者也到蛇窩泊鎮、唐家泊鎮、臧家莊鎮、桃村鎮、亭口鎮等隨機走訪調查了50多個村莊的蘋果園,發現只有三家使用了藥袋。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