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擠水分”尋出路
近期陷入渠道“排擠門”傳聞的康師傅,似乎對其業績要更加頭疼一點。
日前,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0322.hk)公布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總營業額19.2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5.23%。其中,占據主營約四成的飲料業務,交出銷售額同比下跌21.56%、凈利潤同比大跌80.51%的慘淡成績單。受業績影響,康師傅的股價自3月份以來,已經下跌至少20%以上。
雖然受到國內整體消費能力不振等多種因素影響,但是取得這樣低的銷售業績,依舊令業界驚訝??祹煾捣矫嫣钩校骸帮嬃闲袠I面臨不小的挑戰?!毖巯驴祹煾嫡綄づc日本休閑食品巨頭的合作,這種淡化飲料色彩的舉動,坊間戲稱為“擠水分”。
去年二季度,飲料頹勢已顯現
針對兩大主業之一飲料業務業績的大幅下挫,康師傅方面給出的解釋是:“一季度大跌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價格處于高位,包裝、運輸、人力成本繼續上漲導致盈利空間受擠壓?!?/p>
不過,業內人士并不完全贊同這樣的說法,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原材料、勞動力、運輸成本等上升,這些原因都是所有飲料企業共同面臨的原因,這并不是康師傅飲料業務重挫的全部理由。分析人士同時指出,商務部監控數據顯示,盡管今年飲料行業銷量增長已經從去年的20%下跌到了一季度的7%,但整個飲料行業依然處于增長態勢。因此,康師傅如此大幅的下跌略顯嚴重和異常。
事實上,康師傅的業績頹勢并非偶然。翻查其業績報告數據可以發現,其飲料業務從2011年第二季度便已經開始出現凈利下滑趨勢:從2011年半年報的同比下降3.31%到三季報下降40.9%,再到今年一季度大幅下跌80.51%。可以說,康師傅飲料業務從2011年二季度開始便始終處于下降通道,而且跌幅越來越大。
作為國內飲料行業的巨頭之一,康師傅曾經支柱之一的飲料業務為何出現如此大幅的下滑呢?分析人士認為,康師傅的飲料業務發展不盡如人意,主要原因是由于康師傅缺乏具有市場鮮明特點、受歡迎程度高的飲料產品,產品創新意識較弱;同時,其大規模的促銷方式、中低端的定位等都照成了目前業績大幅下滑的局面。
來源:錢江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