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春節后蛋價與成本倒掛,導致農戶減少養殖規模,隨著存量逐漸消化,價格也就隨之上漲。
同時,天氣轉暖,蛋雞的進食量會隨氣溫升高而下降,雞蛋產量就會有所減少,但需求量卻隨著消費旺季來臨而增加,價格上漲不足為怪。
連日來,上漲的雞蛋價格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據報道,5月下旬,蛋價開始快速上漲,全國平均收購價格從5月21日的每公斤6.03元上漲至5月30日的7.4元,10天每公斤上漲1.4元,上漲幅度超過20%。
要充分了解目前價格背后的原因,我們需要先看兩個數據:今年春節后蛋價一度跌到了每公斤5.6元左右,由于價格與成本倒掛,不少養殖戶開始減少養雞數量。再看去年8月初雞蛋的價格,當時全國雞蛋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0.51元,比當年初上漲7.6%,價格比目前的價格要高出許多。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目前全國雞蛋價格下降了一成多。
畜牧專家表示,影響蛋價變化有三大主要因素,分別是飼料成本、供求關系、養殖規模。
先關注飼料價格。從某種角度講,雞蛋實質上是飼料的轉化物,飼料成本占蛋雞總成本的60%至70%,對養雞戶的影響最大。目前,玉米和豆粕是雞飼料的主要構成原料,其價格直接影響飼料成本價格的變化。據記者采訪,混合飼料的成本最近不僅沒上漲還有所下降,每斤的價格由上個月的1.76元降到了1.66元。顯然,就硬性的成本構成來看,近期雞蛋價格上漲并非由于飼料的原因。
再看供求關系。供求關系影響雞蛋價格,簡言之,供過于求時蛋價下跌,相反會提高,每年的5月份(端午節)、9月份(中秋節),蛋價幾乎都會出現兩個很明顯的高起波段,其原因主要是節前消費者對雞蛋的需求量增加,帶動雞蛋價格上漲。雞蛋消費有一定的時節性,逢端午價格會有所上漲屬正常,每年如此。
最后看養殖規模。我國蛋雞養殖業總是會出現價格波動大的情況,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一些農戶在蛋雞養殖中的盲目性。目前我國蛋雞養殖門檻低,散戶比例大,許多農戶在價格高時容易一哄而上,而價格低時又會紛紛“殺雞退市”,雞蛋供應大幅波動,價格快速變化也就不難理解了。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