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菜籃子”的安全和輕重問題,時刻觸動著市民的神經。
為了讓市民手里的“菜籃子”拎起來更輕一點,更安全一些,本報與臺州華聯超市聯合推出“幸福菜籃子”活動,讓大家把便宜又安全的新鮮蔬菜帶回家。
那么,為何超市的菜能賣得那么便宜,它的安全有保障嗎?為了讓大家吃得明明白白,記者“跟蹤”了一批青菜,親眼見證了它們從菜園來到菜籃的各個環節。
下午采摘,一早上架
臺州華聯超市的蔬菜,大多來自椒江碧綠瓜菜專業合作社。
6月23日下午,記者跟著合作社社長潘德清來到位于三甲街道甲南村的蔬菜基地。
除了蔬菜,這里還有成片的水稻田、甘蔗地和葡萄園,儼然一個蔬果王國。
此時,各塊菜地里農戶們都在忙著干活。潘德清說,這是因為供給超市的蔬菜,通常都是下午采收,晚上存放于保鮮庫,第二天一早上架。所以,下午的蔬菜基地特別熱鬧。
在青菜地里,農戶鄭云保和妻子正忙著采收,前一天還是滿眼碧綠的菜地,此時已經空了大半。“這幾天雨水較多,趁這會兒天晴趕緊收掉,不然又要爛在地里了。”鄭云保邊和記者聊天,邊加快了手上的速度。
除蟲用的是低毒生物農藥
鄭云保說,這片青菜地從播種到采摘,前后共要一個月的時間,一年里一塊地可以種5季。
一個月前,鄭云保用拖拉機翻新了菜地,順便把雜草除去,種下去的菜就不會再受鋤草劑的污染。然后打上底肥、撒上種子。5天后,種子長出了幼苗。幼苗長了七八天后,打第一次農藥,等采割前10天,再打一次。“夏季害蟲較多,所以要打兩次農藥,冬天一次都不用打。”鄭云保說。
即便要打兩次農藥,鄭云保也不怕自家青菜上殘留的農藥有危害,“現在用的農藥和以前不一樣,以前的有機磷很毒,現在用的是低毒生物農藥,對人體沒有大影響。”
“我們的菜是通過合作社銷往超市的,都要按合作社要求的無公害蔬菜標準來用藥。”一旁的鄭云保妻子吳大姐說。
等青菜長到17天左右,需要再施一次肥。“青菜比較好種,打藥施肥外,隔兩三天澆一 次水就行了。”鄭云保說,為了保證供貨,一季里面都要種上好幾批,“一般間隔3到5天種一批,這樣一批收掉,另一批剛好長成,能接上。”
在旁邊的幾塊地里,記者見到了不同階段的青菜,有的是幼苗,有的還是“小青菜”。
來源:臺州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