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時節家家雨”,入梅以來連續數日的陰雨天氣,使我市菜籃子商品出現一定的價格波動。記者昨日走訪市區幾家菜市場發現,近期不少時令蔬菜的價格出現略微上升,其中以葉菜類上漲幅度最大,每斤上漲1-1.5元左右;而與蔬菜價格上漲相反的是,雞蛋和魚類價格“不漲反跌”。
梅雨拉高葉菜價格
記者在東柳菜市場看到,雖然連日陰雨,但是蔬菜攤位上小青菜、小白菜、毛豆等時令蔬菜的供應依然充足,只不過價格上要比剛入梅的時候稍貴一些。一位攤主告訴記者,時令蔬菜的價格上漲與剛過去的端午節并沒有太大聯系,主要還是受梅雨天氣影響。入梅以來,連日陰雨造成部分蔬菜基地進水,導致葉菜被雨水浸泡根葉腐爛,同時由于雨天缺少光照,葉菜生長普遍變緩,因此其價格漲幅相對較大,“像小青菜一周前的批發價還只要1.2-1.5元/斤,這兩天批發價要2.5-3元/斤,差不多貴了一半。”此外,進入梅雨季節后天氣悶熱潮濕,時令蔬菜不易保存,也造成了鮮菜價格走高。“本地帶殼毛豆上周的批發價大概在2-2.5元/斤,這兩天每斤已經貴了四五角錢;茄子上周進價在2.5元/斤,昨天的進價要3-3.5元/斤,每斤批發價也差不多貴了五角到一元。”
不過,該攤主也告訴記者,按照往年的菜價規律,在梅雨期間,蔬菜價格比入梅前稍貴幾角或者一兩塊錢屬于正常的市場行情,“從往年的情況來看,如果接下來沒有出現特殊天氣情況,后期菜價上漲的幅度應該不會太大。”
市蔬菜批發市場相關負責人張富強也表示,入梅以來雖然部分地產蔬菜受淹,但從市場總體來看影響并不大。“在入梅前期,市場上蔬菜存量比較充足,本地夏菜又大量成熟上市,而且現在西北高原蔬菜也大量到貨,因此當前市場上蔬菜供應相對充沛。按照以往經驗,一旦天氣好轉,蔬菜生長得快,上市量增加后,價格又會很快回落。”
魚類雞蛋有所下跌
除蔬菜之外,記者了解到,肉類近期也出現輕微價格反彈,不過與蔬菜和肉類價格略漲不同的是,雞蛋和魚類受梅雨天氣影響不大,“火箭蛋”漸呈“退燒”趨勢,魚類甚至還出現價格下跌現象。
來源:中國寧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