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是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6月25日,甘肅省“三夏”小麥機械化收獲在慶陽市寧縣開鐮,這標志著2012年該省小麥跨區機收正式拉開了帷幕。今年夏收期間,甘肅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將組織來自陜西、河南、山東、四川、寧夏等省區的2500多臺聯合收割機和省內的3500多臺聯合收割機參加的跨區機收甘肅會戰,各地聯合收割機投入總量有望首次突破6000臺;今年甘肅力爭機收面積超過680萬畝,較上年增加25萬畝,機收水平力爭提高3個百分點,達到52%以上。
農業機械是“三夏”生產的主力軍。甘肅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周密部署,全力做好今年小麥跨區機收的組織、引導、服務和協調工作,統籌調配農業機械,努力做到能機械收獲的小麥成熟一塊,收獲一塊,確保顆粒歸倉,豐產豐收。各級農機部門以“五個到位”措施推動小麥跨區機收順利開展。
1、組織協調到位。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積極與公安、交通部門配合,互通信息,加強重點地區、重點路段的管理,保證機具轉移順暢,安全作業。與發改、商務和石油供銷等部門加強協調,落實重點地區農用柴油資源供應,保障“三夏”農機用油需要。與氣象部門加強溝通,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發布氣象預報,引導機具及時收割作業。同時,各級農機管理、監理、培訓、技術推廣等部門及早著手,組織培訓聯合收割機手、修理工5300多人,檢修各類收獲機械31000多臺,確保機手、機具以最佳狀態投入跨區作業。嚴格《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證》的發放管理制度,為全省2754臺聯合收割機發放了《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證》。并已組織他們出省參加了四川、河南、河北、山東、安徽、陜西和寧夏等省區的跨區機收作業,在省外機收小麥可達200多萬畝以上,直接經濟收入超過7000萬元,經濟效益顯著。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