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賣出“豬肉價”的大白菜近日終于迎來了回落啦!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50個城市5月21日-30日主要食品平均價格變動情況,其中大白菜價格連續上漲兩月后首次小幅回落。
沈陽昔日的“貴族”現在咋樣了?讓我們一起到市場看一看。
沈陽已降三五天,批發價跌1.5倍
“大白菜現在可便宜了,批發價也就0.5-0.6元/斤。”十二線蔬菜批發市場的蔬菜商王女士回顧大白菜轉身成“貴族”的經歷:2011年秋季全國各地大白菜豐收導致價低甚至賣難,不少農民都把賣不了的大白菜入窖儲存,但今年開春之后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存儲變得越來越困難,數量越來越少,進入收尾階段的冬儲白菜價格開始有上揚的趨勢。后來,最高時批發價竟然達到了1.5元,零售價2.5元/斤。一棵8-10斤的大白菜總價格要超過一斤豬肉的價格。
入夏后,蔬菜上市量增多,價格也便宜起來。原來單一對大白菜需求量高的老百姓把注意力轉移到其它蔬菜的消費上,所以也沒有人太注意大白菜的價格是否在變化。其實,大白菜已經鳥悄地降價3-5天了,現在批發價才0.5-0.6元/斤,零售價在0.8-1.2元/斤,比之前最高價約跌了1.5倍。
本地白菜上市,外地白菜強勢入沈
至于白菜便宜的原因,王女士告訴記者就是因為本地大棚白菜上市,一改原來只有靠山東、湖北等外地供應的局面,沒有長途運輸費用及其帶來的損耗,價格自然便宜不少。果然,在路過沈陽市大白菜主要供應地——新民市大民屯鎮時,記者看見一輛輛拉著大白菜的農機車往沈陽市走。
“其實,我們還不算讓大白菜降價的最大拉動力。”大民屯一村一位正在裝載大白菜的農民賈先生說大民屯整棚種植大白菜的數量并不多,因為當地多為暖棚,造價高。一棚大白菜只能收獲萬八千斤,按批發市場0.5元/斤的價格計算,才能賣5000-6000元,除去成本所剩不多,種植其他作物比它收入高多了。而北鎮、黑山地區相對大民屯地多,冷棚也多,費用低,種植大白菜的效益優勢自然凸現出來。現在沈陽大白菜更多都是這兩個地方供應的,生產量大的它們是促使價格下降的主要因素。
質量參差不齊,商販不愿多上貨
來源:沈陽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