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春耕前幾天,劉友決定改種玉米。劉友是克山縣河南鄉仁發村的老豆農,至今已經有10年左右的種大豆經歷了,但連續多年的低效益最終使他放棄了種大豆。
“現在成本太貴了,一畝大豆需種子10斤,按每斤2.5元算,得25元;化肥45斤,按每斤兩元算,需90元;再加上20元的農藥,50元的機耕費,以及一些人工費,一畝大豆成本得200多元?!眲⒂颜f。
在自家地里,劉友抱怨,去年種了56畝大豆,畝產280斤,每斤2.02元賣的,每畝大豆毛收入560元??鄢杀?,一畝地能剩300元。
“要是加上每畝230元左右的土地費用,種一畝大豆也就能剩100元?!眲⒂颜f,種大豆和種玉米效益差很多,每畝玉米掙五六百元非常輕松。
“已經堅持種了幾年,但玉米、稻子都漲價,大豆價格卻始終漲不起來,種大豆掙的實在太少,根本看不到大豆漲價的希望,今年就種玉米了。”他說。
克山縣農民安國臣也對大豆徹底沒信心了?!叭ツ攴N200畝大豆,100畝玉米,秋收一算賬,大豆畝產不到300斤,一畝大豆收入200多元,而玉米畝產在1200斤左右,畝收入800元,種一畝大豆要比種一畝玉米少收入五、六百元,仍然沒法和種玉米比?!?/p>
一些農民介紹,種大豆的投入資金很少,要比玉米少一半多,比水稻每畝投入的就更少了,但就是產量低,價格不漲,同高產作物的比較效益差很多。
克山縣是黑龍江省大豆種植基地,素有“大豆之鄉”稱號??松娇h農業局局長宮長山說,由于大豆效益不好,很多農民都把大豆改成了玉米和馬鈴薯,克山縣大豆面積已經從2007年的230萬畝減少到今年的125萬畝,幾年間就減少了100萬畝。
55歲的王益生是黑龍江海倫市海北鎮農民,去年種了120畝大豆。老王所在的海倫市是黑龍江省大豆之鄉,也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大豆集散地,每年從海倫市海北鎮集散的大豆有60多億斤,附近縣市的不少大豆到海倫市銷售。
“當地有種植大豆的傳統,除了土質適合外,種大豆比玉米要省事的多。”王益生說。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