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7月9日報道:(見習記者呂璐)為防止海蜇蜇人,冬泳愛好者在一浴組成捕撈海蜇小分隊(本報7月9日c05版曾報道)。9日,就海蜇來襲的原因及被蜇傷后如何處理的問題,記者詳細咨詢了海洋方面的專家。
9日下午4點左右,記者在一浴遇到被海蜇蟄傷的張先生,他的胳膊上有幾個小紅點,一浴急救中心主治醫生鮑新莉用浸了蜇傷藥的棉球給他擦拭。鮑新莉說:“上午有七八個人被海蜇蜇傷前來處理傷口。”她說,游泳者被蜇傷后,到急救中心擦蜇傷藥水能緩解傷口的紅腫和疼痛,不再起水泡和發炎。半個月內盡量不要喝酒、吃辛辣食物和海蜇。
一浴救護隊隊長宗志忠告訴記者,今年海蜇比往年出現得早,浴場在6月25日正式下放防鯊網,僅僅在7月1日浴場開放第一天,就有五六個人被蜇傷,傷勢較輕的游泳者需要去浴場急救中心用蜇傷藥,一旦游泳者被蜇傷狀況嚴重,出現呼吸困難或者休克等癥狀,就要用救護車送去醫院處理,今年還沒有出現如此嚴重的狀況。
對于海蜇提前出現的原因,記者咨詢了國家海洋局海洋生態環境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博士研究員張學雷。他說,海蜇屬于水母類,造成海蜇提早出現的原因可能有三點:一是某一生長階段海蜇幼體累計起來到了一定量,成年后爆發;二是食物鏈條件有利于海蜇生長,可能近海漁業興盛,以海蜇為食的海龜和很多種魚類減少,海蜇多了起來。因為無論是浮游植物、魚卵,還是浮游動物,海蜇都可以吃,可以食用的餌料也多了,也可能是海蜇提前出現的原因;三是自然環境適合海蜇生長,比如適宜的溫度和鹽度,往年一般在7月末海蜇才開始大量出現。
張學雷建議游泳者穿連體游泳衣減少皮膚暴露,在一般情況下游泳者發現海蜇在附近,要趁著還沒有觸碰到海蜇趕快游開,如果突然被海蜇蜇傷卻沒有醫務人員的情況下,最好輕輕地用毛巾擦拭傷口,把粘在傷口上的海蜇觸須擦掉,再用清水沖洗。因為海蜇的觸須離開了活體還是會傷人,所以切記用手觸摸傷口,防止海蜇的二次傷害,包好傷口后去找醫生處理,而用醋泡等土辦法不一定管用。
另外,在浴場里抓到海蜇,吃的時候最好慎重。建議先用明礬處理海蜇,消毒后再食用,處理不好的話,可能會帶有細菌,引起食物中毒。
海蜇屬于水母類青島常見有四種
來源:齊魯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