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武漢7月4日報道:為落實國家有關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試點政策,探索完善跨區域湖泊水庫環境管理體制機制,湖北省環保廳于近日召開漳河水庫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試點推進會,重點研究漳河水庫全流域保護工作。漳河水庫也因此成為全國首個在省級層面開展生態環境保護試點的水庫。
漳河水庫位于湖北省中西部的荊門、宜昌、襄陽三市交匯處,是一座跨流域引水的巨型水利骨干工程,流域面積2212平方公里,總庫容20.35億立方米,是湖北省管轄的最大水庫。她承載著庫邊及下游300余萬人民的生產、生活用水,為保障湖北地方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多年以來,由于存在跨流域監管的問題,在漳河水庫環境保護工作中,執法監管合力不夠、環境管理體制不順等矛盾突出,農業面源污染、水體富營養化等隱患難以消除。
湖北省環保廳經過充分調研,決定在漳河水庫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省級試點,探索水庫生態環境保護經驗。試點分為近期(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和遠期(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根據初步方案,將通過工業污染防治和生活、農業面源、水產養殖、旅游等方面的污染控制,改善漳河水庫水質,防止富營養化,確保漳河飲用水源地水質優良,整個水庫水質達到ii類標準,促進湖泊流域經濟與環境和諧發展。
與此同時,為進一步加強漳河水庫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襄陽、宜昌、荊門三地將分別組織開展漳河流域生態環境調查,收集流域內相關資料,并在此基礎上做好漳河全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在省環保廳的組織下,進一步完善三地聯席會議制度,加強三地環保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互通環境監管信息,積極探索跨流域生態環境管理模式,合力推進漳河水庫環境保護工作。三地將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加強流域聯合執法,探索完善跨區域湖泊環境管理體制機制,保障各項工作取得實效。(李飛唐駿)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