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和油、菜籽油、花生油,一點一滴都關乎民生。據悉,《食用植物調和油標準》將在今年下半年重新啟動制定。該標準的出臺將終結食用調和油身份模糊的現狀,對相關油脂企業提出更高的要求。食用油企業是否會以此為契機提高價格?而菜籽油國家標準修訂方案或于今年12月完成,明年7月1日正式執行,這將對菜籽油生產企業形成何種利好?此外,近期花生油暴漲的重要“推手”又是什么呢?
《食用植物調和油標準》將在今年下半年重新啟動制定。這一標準從2005年開始制定,其間多次公開征求專家和企業的意見,但始終未正式出臺。消息一出,立即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該標準的出臺也將終結食用調和油面世以來一直以模糊的身份生存的現狀。
但業內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食用植物調和油標準》能否在今年下半年重新啟動制定,還要看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和國家糧食局的決心,即使啟動制定,也還要看具體執行的力度。
模糊的配料比
調和油,又稱高合油,它是根據使用需要,將兩種以上經精煉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調配制成的食用油。由于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每個企業會按照自己的成本設定勾兌比例進行調和。
記者調查發現,在食用植物調和油配料標注上,多數產品配料表中只能查詢到配料成分名稱,每種配料的具體含量則均未標注。
超市里食用油促銷員對調和油進行解釋時,也只是認為調和油的營養比較均衡,成分繁多,但是具體的比例說不清楚。通過調查,不難發現目前市場上名目眾多的調和油,大多只是在名稱上突出油品的配料和營養價值,但在包裝上卻找不到各種油料的具體含量或百分比。
調和油的生產廠家在配料比上與消費者打起了“太極”。
正是這模糊的配料比讓調和油的利潤遠遠高于純植物油。目前爆出的新聞稱,一些花生調和油的比例不到10%,但是冠以花生調和油的名字,價格可以提高不少。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近幾年國內油料價格走高,使得食用油生產成本上升,一些企業為了謀求利潤會選擇違規生產,采取勾兌、以次充好等手段。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