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今年中晚稻病蟲害總體呈偏重發生態勢,重于上年,發生面積11.1億畝次。其中,蟲害以遷飛性、鉆蛀性害蟲為主,發生面積7.2億畝次,“兩遷”害蟲偏重至大發生;病害以稻瘟病、紋枯病為主,總體中等至偏重流行,發病面積3.9億畝。
一、上半年水稻主要病蟲害發生概況
今年上半年, 水稻重大病蟲在南方大部稻區總體偏重發生,發生程度重于上年,發生面積4.0億畝次,其中蟲害發生3.1億畝次,病害發生0.9億畝次。 主要表現為如下特點:
一是遷飛性害蟲遷入早、峰次多、蟲量大,發生程度明顯重于上年。從3月中旬開始,廣西欽州、貴州荔波等地就開始監測到多個稻飛虱遷入峰,遷入時間普遍較上年偏早10-15天,其中江南、西南北部稻區遷入峰期較上年早30天以上,遷入峰次較上年同期多2-4個,西南、華南、江南稻區大部遷入蟲量為歷年罕見;田間百叢蟲量普遍較上年同期增加50%以上,華南西部、西南、江南中西部、長江中游稻區偏重至大發生,全國累計發生1.1億畝次,同比增加76%。稻縱卷葉螟在西南、華南北部、江南稻區遷入峰較上年偏早20天左右,發生程度明顯重于上年,接近常年,全國累計發生5300萬畝次,同比增加11.2%。
二是鉆蛀性害蟲危害高峰提前,長江中游、江南、西南中北部和江淮部分稻區發生較重。二化螟在全國大部稻區的越冬代蛾高峰期較上年提前3-7天,一代幼蟲發生程度達偏重及以上程度。當前江南、西南中北部和長江中游稻區二代二化螟畝蟲量接近或超過偏重發生指標,全國累計發生9000萬畝次;三化螟在大部稻區偏輕發生,累計發生500萬畝次。
三是流行性病害發生重于上年,病毒病發生程度輕于上年。稻瘟病在華南、江南和西南部分稻區感病品種上偏重流行,多地局部出現“坐蔸”和毀種現象,全國累計發病1300萬畝次;紋枯病在華南、江南、長江中下游大部稻區偏重流行,全國發病6600萬畝;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在西南、華南、江南早中稻區7省見病,發生程度輕于上年,發病面積54萬畝。
二、中晚稻主要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
(一)水稻蟲害
來源:世界農化網中文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