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底,農業部部長韓長賦一篇名為"防止玉米成為第二個大豆"的署名文章,引發了業內和媒體的廣泛討論,但也有許多讀者疑惑不解,中國大豆到底發生過什么事情,引得眾人這般嘆息。
作為非主糧作物的大豆的確面臨著這般的尷尬,許多人并不知道它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與世界接軌的糧食作物,也并不了解正是因為這種過早的開放,它帶給中國諸多產業帶來的幾多擔憂幾多愁。
60%的全球市場份額
2012年6月26日,德國漢堡的油世界再次調高了中國2011/12年度大豆進口預測值,原因在于中國需求持續增長。
油世界預期中國在2011/12年度(10月至次年9月)將進口5790萬噸大豆,這要比上年提高了560萬噸,比油世界5月份的預測值也高出了100萬噸。
這次預測相比于該機構在年初預測的中國全年度進口5780萬噸的數值,增加了10萬噸,而當時,該機構對于全球大豆進口量的數值預測是9590萬噸,這也就意味著中國大豆的進口量占據著全球份額的60%。
不過該機構同時也指出,除了需求持續提高的原因外,近來中國大豆進口再次升溫的原因也包括中國希望保持充足的大豆庫存,以防美國大豆出現天氣不利而減產的局面,同時防范南美大豆供應出現中斷,例如近期產豆國罷工可能導致的后果。
非對稱的進出口數據
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累計進口大豆5264萬噸,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12年這一數據將達到5600萬噸。而與之相比,我們國產大豆的出口數據卻真正的"微不足道",2011年,國產大豆的出口量僅為19.90萬噸。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