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是我國主要的油料作物,目前長江流域等油菜主產區機械化生產程度低,移栽和收獲用工量多,很大程度影響了農民種植積極性。為推進農機農藝融合,加快提高油菜機械化生產技術水平,實現節本增效,促進油菜產業發展,7月6日農業部印發了《油菜機械化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意見》針對長江流域主產區的油菜生產特點而制定,重點圍繞油菜的播前準備、栽培、田間管理、收獲、菜籽處理與保存等5個環節,對品種選擇、種子處理、播前整地、機械直播、機械移栽、施肥、植保、收獲方式與機具選擇、收獲時機選擇、作業質量、收后處理等都提出了明確技術要求。
《意見》要求,各地應在適合當地生態條件、種植制度、綜合性狀優良的主推品種中選擇具有抗倒伏、抗裂角、抗病、株型緊湊等適合機械化作業特性相對較好的油菜品種。
《意見》指出,油菜直播或移栽兩種栽培方式、聯合或分段收獲兩種收獲方式都是實現油菜機械化生產的途徑,各地應根據油菜品種、氣候條件、種植時間、種植規模、田塊大小等因素因地制宜的選擇;要準確把握種植收獲時機,提高作業質量。
《意見》強調,各地在技術指導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細化技術內容,探索全程機械化的合理生產模式,完善適宜本地區的油菜機械化生產技術體系和操作規范。重點圍繞油菜機械化生產薄弱環節,強化技術指導和培訓,引導油菜生產向機械化、輕簡化、集成化、標準化、規?;较蚣涌彀l展,全面提升油菜機械化技術水平。
據統計,2011年全國油菜種植面積1.1億畝,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僅為27.2%,其中機播和機收水平分別為12.3%和13.3%,遠低于其它主要糧油作物,已成為制約我國油菜生產發展的重要瓶頸。
附件:
油菜機械化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本指導意見針對長江流域主產區的油菜生產特點而制定,旨在加強農機與農藝融合,推動機械化作業水平提高,促進油菜生產發展。
一、播前準備
1.品種選擇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