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明確表示將在三年內發文規定公務接待不得食用魚翅。其實,公務接待禁食魚翅既環保又反腐,乃大勢所趨,不僅應在公務接待中執行,更應向大眾推廣。而禁食魚翅也并非多難的事,本來1日就能執行的事為什么還須等3年呢?這個問題再次成為城中熱點話題!
文/記者曾繁瑩
圖/記者王維宣(除署名外)
背景
國務院:
三年內有望規定
公務接待禁食魚翅
全國人大代表丁立國在2011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提出建議,通過立法手段,禁止魚翅貿易,保護海洋生態平衡。根據人民網近日報道,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已正式發函給全國人大代表丁立國,對他在聯合三十多位人大代表提出《要求制定禁止公務和官方宴請消費魚翅規定的建議》表示感謝和支持,并明確表示將發文規定公務接待不得食用魚翅。今年7月2日,有關媒體聯系了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政策法規司,相關負責人對此回應稱,發函內容屬實,并表示有望在三年內發文規定公務接待不得食用魚翅。
本土食肆調查
魚翅不再是廣州高端餐飲主角
廣州餐廳內魚翅公務消費情況究竟如何?記者對公務員群體和餐廳酒樓作取樣采訪,發現3年前魚翅在餐廳高端宴請中還是主流產品,但近兩年大有走下坡路之勢。
公務員:公務宴請漸轉選健康食材
年近半百的彭先生是一位副處級公務員,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近年廣州公務宴請吃魚翅的現象有減少跡象。過去,公務宴請也有選擇魚翅菜式,但現在基本少點這類菜,原因是環保意識有所提高,更知道魚翅含重金屬,實際不利身體健康。如果點魚翅,席間談及提取過程中對鯊魚的“殘忍對待”,會令飯局氛圍尷尬。他還說,近年來的宴請上會選擇一些健康食材,比如花膠和羊肚菌等。
餐廳:魚翅銷售量普遍減少了20%
珠江新城某高端潮汕酒樓的餐牌上有魚翅菜式,出品總監李先生告訴記者,現在在高端食材中,魚翅的消費退居其次,遼參和花膠反而成為“大熱門”,“珠江新城一帶高檔餐廳以公務消費與商務消費為主,從下單情況來看,消費越來越趨向健康化。遼參和花膠之所以成為首選,正是因為各有食療優勢,而且它們也一樣能‘充場面’。”
來源:紅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