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省政府《關于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議案辦理情況的報告》。從2006年開始,我省用5年時間,總投資24.61億元,整治農田160.4萬畝,建設小陂頭795個,取得了較好成效。報告還提出,再用10年時間,整治1000萬畝農田,有效緩解我省農田水利建設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回顧過去5年投逾20億元整治農田
據悉,省十屆人大三次會議代表提出《關于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議案》,從2006年起實施,到2010年實施期滿。省政府高度重視議案辦理工作。議案實施5年來,取得了較好成效。
2006年4月,省政府通過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提出了全省五年總投資11.35億元,整治農田125萬畝,建設小陂頭900個的目標任務。
5年期間,我省總投資24.61億元。省級財政負責安排5.7億元,其中從省集中的農業(yè)土地開發(fā)資金中安排4.7億元,省級財政預算安排1億元,目前已全部撥付到位。珠三角地區(qū)市縣地方落實自籌資金17.6億元,比計劃任務增長418%。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qū)落實自籌資金約1.31億元,占計劃任務的53.6%。
通過實施議案,全省完成整治農田160.4萬畝,建設小陂頭795個。其中:完成省級整治農田任務60萬畝、建設小陂頭601個;珠三角地區(qū)整治農田85.6萬畝,小陂頭1個,超額完成自籌整治任務;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qū)自籌整治農田14.8萬畝、建設小陂頭193個。
5年來,我省完成農田整治項目1472個,以健全完善農田排灌系統(tǒng)為主,共修建三面光、硬底化渠道3895公里,修建橋涵閘2.1萬座,改善農田灌溉面積127.2萬畝,擴大了有效灌溉面積。
項目建成后,渠道水流速度加快,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從原來的0.3-0.4提高到了0.6以上。項目區(qū)農田整治后,耕地產出水平顯著提高,項目區(qū)平均每畝新增農作物產量(折合稻谷)108公斤、畝增產值406元,五年累計新增農作物產量(折合稻谷)14萬噸,新增農業(yè)產值5.76億元。
近年,全省通過改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促進全省糧食連續(xù)兩年增產、農業(yè)增加值持續(xù)五年增長,為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了扎實基礎。
行動“十二五”力爭建成現代標準農田逾600萬畝
來源:網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