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食糖供求基本面弱勢制約了前期糖價的反彈力度。當前國內食糖銷售低迷,收儲計劃遲遲未出臺,使得供求基本面仍壓力重重,食糖市場處于最為低迷的階段。
在全球貨幣政策寬松預期的帶動下,全球金融市場迎來反彈行情,豆類期價借助干旱炒作也大幅上揚,這無疑為前期一直疲弱的國內糖價帶來了超跌修復機會,但鄭糖主力合約期價最高僅回升至5946元/噸。如今在其他品種剛出現滯漲苗頭時,糖價便已快速回落至前期低點附近。由此可見,國內食糖供求基本面弱勢制約了糖價的反彈力度。
食糖產量預增,但銷售低迷
本榨季食糖產量預計增加百萬噸,增幅在10%以上,國內已基本止住了食糖連年減產的頹勢。當前處于生長期的糖料作物暫時沒有受到不利天氣的影響,在全國糖料種植面積預估增加的情況下,國內食糖步入增產周期的預期越來越強烈。
與此同時,國內食糖銷售情況極度低迷,成為糖價回落的最主要原因。截至2012年6月底,本制糖期全國累計銷售食糖749.23萬噸,較上制糖期同期的759.35萬噸減少了10萬噸,累計銷糖率降低了7%。而且這個數據已經包括了50萬噸的國儲收購,更反映出當前食糖銷售的低迷。畢竟當前國內食糖市場正處于周期性的消費旺季,一旦錯過這個時期,新糖再上市無疑將會加重國內糖企去庫存化的壓力,食糖市場形勢難言樂觀。
收儲計劃遲遲未兌現
為了保障蔗農利益和制糖企業的利潤,年初國家及時出臺了食糖收儲政策,以6550元/噸的價格完成了第一批50萬噸糖的收儲任務,當時這一措施穩定了食糖價格。隨后,因食糖銷售低迷和進口量大幅增加,國內食糖價格持續回落,一度跌至制糖成本,但國家第二批50萬噸的收儲計劃始終沒有實施。雖然屢屢有傳聞拋出,但最終均沒有兌現,這加重了市場人士的擔憂情緒。考慮到國內制糖企業和蔗農的利益,國家將會延續收購政策,只是會重新考量收購價格和數量,因此對國家托底應有一定信心。
國際糖市反彈,對國內難有支撐
來源:期貨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