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市場菜價居高不下,一邊是農民種菜豐產不豐收。今年夏季以來,包頭市哈林格爾鎮、麻池鎮、沙爾沁鎮等地的蔬菜均出現滯銷狀況,很多農民因為無法回本只能將賣不出去的蔬菜扔掉。記者調查發現,今年本地蔬菜的產量遠遠大于市場的需求量,同時因為與市場對接不到位,個體農民根本無法承受市場風險。專家建議,避免“菜賤傷農”的關鍵,是建立暢通的經銷網絡。
多地蔬菜滯銷慘淡行情傷了菜農的心
連日來,哈林格爾鎮西哈林格爾村村民張三娃都在干一件事——將自己一大棚小白菜拔了扔掉,隨后立即種上奶油菜和奶白菜,按照現在的行情,收割的時候一斤應該可以賣3毛到4毛錢。不止張三娃一家,村里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許多種植小白菜的農民紛紛拔菜毀菜。“行情就這樣,開春芹菜一斤兩塊四,現在一斤1毛錢沒人要。”張三娃無奈地說。
記者調查了解到,不單是九原區哈林格爾鎮哈林格爾村蔬菜出現滯銷的情況,九原區麻池鎮、開發區畫匠營子村等產菜鄉鎮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類似情況。吳文國是沙爾沁鎮沁園蔬菜水果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今年入夏以來,蔬菜價格持續走低,農民種植的蔬菜最后只能白白扔掉或者以幾分錢的價格處理掉,這讓他感覺到不可思議。“去年同期,地頭價格,西葫蘆、圓菜、生菜、油麥菜等沒有下過一塊錢,但是今年地頭出售,2毛錢都沒人要,很多種菜農戶只能自銷,用不了的,全部扔了。”吳文國說,他負責向包頭地區的華潤萬家超市供應蔬菜,但是今年蔬菜在超市里不好賣,做活動的時候葉類菜“3毛錢一斤都賣不動”。
“去年夏季葉類菜沒有下過一塊錢,今年降到了一毛錢,農民辛辛苦苦種了菜,最后卻是賣一半,毀一半。”面對慘淡的夏季蔬菜行情,哈林格爾村村主任秦美云雖然焦急不已,但是也無計可施。
市場供大于求產量大導致低價難銷售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