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華實習生張敬瑋楊妍君)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是今年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十件惠民實事之一,記者昨日從市水務局獲悉,上半年我市已經完成了部分飲水工程,15余萬農村居民飲水問題獲解決,部分農村居民用上了安全的自來水。
上半年建成87處工程
2011年底,我市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為85.2萬人,今年我市將確保解決30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戶縣秦渡鎮父慈集中供水工程已于今年2月建成,工程計劃總投資為749萬元。該項目位于戶縣東南方,東接長安區,可為父慈、白羊寨等19個行政村、5所小學及1所初級中學,總人口16031人(不含學校人數)供水。類似這樣的工程,我市不斷加大建設力度。
據悉,截止到6月底,我市已建成工程87處,完成投資9169萬元,解決了15.04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僅6月份當月就建成工程36處,完成投資2450萬元,解決4.86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年內再解決15萬人用水問題
我市實行整區縣推進戰略,今年力爭全面解決灞橋區、高陵縣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也就是要再解決15萬農村居民的用水問題。
我市在堅持工程建設、水源保護和水質監測與檢測并重的同時,不斷推進建立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長效運行機制。將加強已成供水工程的管理,按照新工程新機制的原則,根據不同的工程類型實行不同的管理模式,積極推進農村居民用水協會參與式管理,實行合理的水價政策,逐步建立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長效運行機制。
另外,各區縣在工程管理和建設運行方面也進行了探索,建立了縣、鄉、村三級管理體制,不斷創新營運模式,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大步向規范化、標準化的目標邁進。
改造完成區域水價每噸不高于2元
農村居民能夠用上自來水,他們同樣關心水價的問題。據市水務局介紹,我市在工程改造完成的區域實施了合理的水價,如閻良區的水價也僅為每噸2元,其他地區基本不高于這個價格。下一步還將繼續完善水價核算,使供水和用水量方面更趨平衡。另外,我市進一步做好科學規劃,使工程布局更趨合理、提高大的集中供水工程建設比重,同時將繼續提升生產設施標準,逐步建立全市水質自動化監測系統,監測處置水質安全問題。
來源:西安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