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縣今年早稻于7月6日開鐮收割,至12日止,全縣早稻收割面積達16.8萬畝,占總面積的35%以上,完成晚稻栽插面積6.8萬畝。今年早稻生產呈現四大特點,豐收已成定局。
1、面積穩中有擴。該縣早稻種植面積45.8萬畝,比去年增加1.3萬畝。今年全縣早稻直播面積出現回落趨勢,其中“稻稻油”三熟制早稻面積比上年擴大4.6萬畝。
2、良種覆蓋率進一步提高。品質優、產量高、抗性強的品種應用面積擴大,早稻主栽品種有陵兩優268、陸兩優996、株兩優02等早雜品種11萬畝;中嘉早17、中早39等常規超級稻品種9萬畝;湘早秈45號、42號、31號等常規良種25萬畝。全縣早稻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特別是去年推廣的中嘉早17號,在今年得到大面積推廣,已全面取代了易感稻瘟病的品種湘早秈24號。
3、糧食規模經營勢頭強勁。通過促進土地流轉,重點扶持承包耕地30畝以上,200畝以下的種植大戶,規模化經營已成為該縣糧食生產的主力軍,今年全縣承包耕地3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有2054戶,比去年增加186戶。全縣種糧大戶承包耕地總面積16.7萬畝,比去年增加1.5萬畝。
4、產量穩中有增。通過深入開展水稻高產創建、集中育秧、病蟲害統防統治、測土配方施肥等關鍵技術措施,全縣早稻單產、總產均呈增加趨勢。初步統計,全縣一類苗面積達30萬畝,占總面積的65.5%,二、三類苗面積約為15.8萬畝,占早稻播面的34.5%;按品種分類預計產量,早雜畝平單產531公斤,常規超級稻品種畝平486公斤,其它早稻品種畝平426公斤,全縣早稻加權平均單產為463.6公斤/畝,較去年增加5.4公斤/畝;總產達21.23萬噸,比去年增加8400噸。
來源:湖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