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誕生中國第一個肉牛品種夏南牛的泌陽縣,目前悄然發生著夏南牛產業化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夏南牛正由單純的品種優勢轉變為品牌優勢進而形成經濟優勢——
夏南牛產業發展潛力很大,不能只搞養殖,要上深加工項目,延伸產業鏈;要注重品牌,通過謀劃規劃,把夏南牛打造成我省畜牧業的“名片”。
——省委書記盧展工
注重生產與市場的對接,打造品牌,提高附加值,努力培育具有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
——省長郭庚茂
中國第一個肉牛品種夏南牛在泌陽縣橫空出世。然而,“牛氣”的夏南牛一度沒有“牛”起來,并沒有如愿賣出一個“牛”價錢。
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三個“絕不能”(絕不能因為連續多年增產增收而思想麻痹,絕不能因為農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減弱,絕不能因為農村發展持續向好而工作松懈)發人深省;省委書記盧展工在省第九次黨代會上的報告中“全面實施建設中原經濟區、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總體戰略,持續探索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新型農業現代化‘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催人奮進。
“河南創造”夏南牛何以沒有“牛”起來?如何執“牛耳”?
省委書記盧展工、省長郭庚茂先后蒞臨泌陽縣調研,他們的勉勵一語中的、高瞻遠矚。
如警鐘,似春雷。
2012年7月6日,記者走進泌陽縣實地探訪,看到夏南牛已經走出“四平八穩”,“牛”勁十足,正奔“牛”景。
【“牛氣”與不“牛”】
2007年6月29日,農業部宣告中國第一個肉牛品種夏南牛在泌陽縣誕生。
“本地南陽牛最多能長到900公斤,而夏南牛體重最高1300多公斤。同時,夏南牛還有生長快、肉質細嫩的優點,耐粗飼,適應性很強。”泌陽縣畜牧局副局長祁興磊說。祁興磊帶領科研人員以法國夏洛來牛為父本、我國南陽牛為母本歷時20多年育成夏南牛,被譽為“夏南牛之父”。
據介紹,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加之市場對肉牛的需求增強,對役用黃牛的需求逐漸下降,改良提高黃牛肉用性能勢在必行。
來源:中國肉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