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緩解旱情,我家3口抽水機井,從5月初到現在1分鐘都沒有停過,而往年1個月只需開機12天至15天。”18日,昌吉州呼圖壁縣二十里店鎮十四戶村番茄種植大戶蔡強說。
蔡強在五家渠承包了3000多畝地,其中有850畝用來種植番茄。
蔡強種植番茄已有10多年,在他看來今年的旱情是最嚴重的一年。他說:“按我的經驗來算,正常情況下每畝能產番茄七八噸,但今年每畝減產兩噸已成定局。”
昨日,對于“番茄每畝減產兩噸已成定局”新疆最大的番茄醬制造廠商--中糧屯河昌吉番茄公司總經理助理姜建楨也表示認同。
姜建楨表示,今年番茄減產不僅僅是像蔡強這樣的個案,北疆地區番茄減產已成定局。他介紹說,中糧屯河在北疆區域自種番茄6萬余畝,其中近兩萬畝為河水滴灌,受干旱影響近兩萬畝自種番茄受災,預計每畝減產1噸。
昌吉州防汛抗旱指揮部向媒體介紹,自2011年7月以來,昌吉州各地平均氣溫較歷年同期偏高1℃~2℃,大部分地區降水量較歷年同期偏少30%~50%河流來水總量較歷年同期偏少1成-3成。
氣象部門則稱,昌吉州各縣市遭遇40年來最為嚴重的旱情。
據自治區氣候中心氣候評價首席分析師、正研級高工馬禹介紹,今年新疆旱情僅次于1974年,降水偏少幅度比2008年還高,是30多年以來首次出現降水最少的年份。
那么減產是否會造成今年的番茄價格“物以稀為貴”呢?
姜建楨表示,對于他們的訂單種植戶,依然會執行350元/噸,也就是0.35元/公斤的收購價格。至于整體市場價格的走勢,要依據后市番茄醬的需求而定。
據統計,新疆今年番茄種植面積達66萬畝,預計產量達370萬噸。目前,新疆已建成番茄加工生產線317條,番茄醬年生產能力突破200萬噸,加工番茄總產量占全國的70%以上,是亞洲最大的番茄生產和加工基地,成為繼美國、意大利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番茄醬產區。如今,新疆番茄醬產品銷往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70萬噸以上,出口貿易量居世界之首。(靈蕊)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