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已證明靠企業的道德自覺、行業協會的自律自省,已不足以改變乳企的劣行。
20日,廣州市工商局網站公布了2012年第二季度第二次流通環節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抽樣檢驗情況,光明、南山等多個品牌齊登“黑榜”。光明奶油被檢出菌落總數超標,南山奶粉5個批次被檢出含有強致癌性物質黃曲霉毒素m1。對此,南山奶粉回應稱正在進一步核實此事,待有結果時會對外公布,產品仍正常銷售。
黃曲霉毒素m1,公眾對這一強致癌性物質并不陌生,去年底,國家質監總局對200種液體乳產品質量抽查時,就發現兩種產品黃曲霉毒素m1超標,其中有產品超標達140%。這之后,國家質監總局要求液體乳生產企業從源頭上加強對黃曲霉毒素m1的防控。現在看來,乳企根本沒有把這個要求放在眼里。
而就在前不久,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在《嬰幼兒乳粉質量報告》中,還言之鑿鑿地給了當下國產乳粉質量“歷史最好”的評價。該協會理事長宋昆岡甚至放言,“其實我自己的孫子喝的就是國產奶”。然而,話音未落,6月底,光明乳業就在上海陷入“燒堿門”,現在又被檢出菌落總數超標;南山奶粉則陷入“致癌門”,倘若這也能稱得上乳粉質量“歷史最好”,那只能說明兩個問題:其一,我們的奶粉質量以前實在是太差了,差得令人難以置信;其二,乳制品協會在睜著眼睛說瞎話。一個行業的協會不能正視行業問題,總是站在行業利益立場上,偏袒企業,欺騙消費者,最終的結果只會逼得消費者“用腳投票”:美國一些超市推出奶粉限購令,起因即在于華人代購奶粉業務的大增。
令人不解的是,在曝出“涉癌”后,南山奶粉竟仍然正常銷售,既沒有應對措施,也不見出面解釋,更不用談什么下架退貨了。雖然工商部門表示,目前問題批次產品已下架,由于南山奶粉檢測結果問題嚴重,工商部門將采取嚴厲處罰措施。但公眾的疑惑是:這次問題批次產品只是抽檢,那么在抽查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批次“涉癌”產品?而工商部門所說的嚴厲處罰究竟是什么樣的處罰,會不會罰得問題企業傾家蕩產?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