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本周以來,受美元走強、歐債危機繼續發酵和美國旱情暫時出現緩解等因素的影響,主要農產品期貨價格出現較大幅度調整。
截至北京時間24日18時30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玉米期貨價格下跌1.56%至每蒲式耳7.73美元,前一交易日該期價收跌1.29%,但盤中一度上漲至8美元的歷史新高;9月交割的小麥期價下跌2.20%至每蒲式耳8.925美元,前一交易日該期價收跌3.23%;11月交割的大豆期價下跌2.17%至每蒲式耳15.87美元,前一交易日則收跌3.8%,盤中一度上漲至16.915美元的歷史新高。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不出現天氣狀況的根本性好轉以及供求狀況的較大變化,主要農產品價格上揚的趨勢難以扭轉。
多因素導致農產品期價調整
業內人士指出,美國農產品期貨價格全面下挫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歐債危機持續發酵削弱了全球經濟前景,進而影響農產品需求預期。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大宗商品銷售部主管麥克爾·匹茲表示:“農產品價格下滑主要受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負面情緒影響,此外,美國天氣預報顯示干旱地區或將在近期迎來降雨也暫時澆滅了農產品價格的火熱態勢。”
23日午間美國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顯示,本周美國中西部部分地區將出現少量降水過程,且在更長期的天氣預報中,出現有利于作物生長的天氣的概率增加。
美元的走強也重壓農產品價格。23日,受歐債危機影響,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導致美元人氣持續走高,美元指數當日收報83.77,盤中一度還升至83.98,為2010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受此打壓,包括美國農產品期價在內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此外,美國農產品出口數量下降,也是農產品價格下降的重要因素。美國農業部(usda)最新出口檢驗報告顯示,在截至7月19日的一周內,美國玉米出口1959萬蒲式耳,低于此前一周預計的2173萬蒲式耳,更低于農業部此前預計的每周出口玉米3391萬蒲式耳;小麥出口1164萬蒲式耳,低于此前一周預計的1491萬蒲式耳,更低于美國農業部先前預計的2367萬蒲式耳。
中期或繼續上漲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